“曾向艰危不爱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曾向艰危不爱身”全诗
分类: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句》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句》是一首宋代王珪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面对艰险和危险时,并没有珍惜自己的生命。
诗意:
这首诗探讨了作者面对艰险和危险时的态度。它传达了作者曾经不重视自身安危的情感和思考,或许由此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赏析:
《句》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内涵。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一种与生命的态度有关的哲学思考。在面临困难和危险时,作者并没有珍惜自己的生命,这种态度可能源自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短短的几个字,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的反思,启发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价值观的思考。
该诗词以简约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没有采用华丽的修辞手法,但却深入人心。它通过简短的文字,点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即对于生命的态度和意义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从中汲取对于生命的思考和珍视,并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反思。
“曾向艰危不爱身”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ù
句
céng xiàng jiān wēi bù ài shēn.
曾向艰危不爱身。
“曾向艰危不爱身”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