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慵每自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疏慵每自憎”全诗
浪名随牒吏,实似打包僧。
衰病元难强,疏慵每自憎。
谁知戍边日,秋野正呼鹰!
分类: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五鼓》陆游 翻译、赏析和诗意
《五鼓》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五鼓》
楼堞冬冬鼓,
帘栊煜煜灯。
浪名随牒吏,
实似打包僧。
衰病元难强,
疏慵每自憎。
谁知戍边日,
秋野正呼鹰!
中文译文:
楼堞上的鼓声阵阵传来,
帘栊上的灯光闪烁明亮。
虚名随着文牍而来去,
实际上却像是被束缚的僧人。
衰老和疾病使人难以坚强,
懒散和懈怠常常让自己厌恶。
谁能知道在边境驻守的日子里,
秋天的野地中正有猎鹰高呼!
诗意和赏析:
《五鼓》是陆游的一首抒发自己身世之感的诗词。诗中通过描绘楼堞上的鼓声和帘栊上的灯光,展现了作者所处的环境。楼堞上的鼓声和帘栊上的灯光都是象征着繁忙的都市生活和虚名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浪名随着文牍而来去,实际上却像是被束缚的僧人,意味着作者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认为虚名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自由和满足,反而像是僧人受到束缚一样。
接着,诗中描绘了作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衰老和疾病使人难以坚强,懒散和懈怠常常让自己厌恶。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身体和精神状态的不满和痛苦。作者可能感到自己力不从心,无法应对外界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对自己的懒散和懈怠感到自责。
最后两句“谁能知道在边境驻守的日子里,秋天的野地中正有猎鹰高呼!”则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豪情壮志。尽管作者身处边境,面临着艰苦的环境和战乱,但他仍然怀揣着对自由和力量的渴望。秋天的野地中高呼的猎鹰象征着自由、力量和追求,使诗中的气氛变得积极向上。
整体上,《五鼓》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虚名追求的厌倦,以及对于身体和精神状态的不满。然而,诗中最后的两句又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由的向往。这首诗词既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又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抒情性。
“疏慵每自憎”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ǔ gǔ
五鼓
lóu dié dōng dōng gǔ, lián lóng yù yù dēng.
楼堞冬冬鼓,帘栊煜煜灯。
làng míng suí dié lì, shí shì dǎ bāo sēng.
浪名随牒吏,实似打包僧。
shuāi bìng yuán nán qiáng, shū yōng měi zì zēng.
衰病元难强,疏慵每自憎。
shéi zhī shù biān rì, qiū yě zhèng hū yīng!
谁知戍边日,秋野正呼鹰!
“疏慵每自憎”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