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有:革、鞋、鞭、鞍、靴、鞠、鞘、鞅、靶、鞫、鞑、韂、鞯、靼、靳、鞴、鞣、鞒、鞔、鞲、鞮、鞶、鞬、鞨、靺、靸、鞞、鞓、韈、鞚、靿、鞦、鞾、靷、靮、鞉、靽、靹、鞧、鞗、靬、鞂、鞹、靰、鞄、鞕、鞀、鞙、鞸、韇、鞟、鞢、鞻、鞛、鞿、鞖、鞎、韅、鞆、鞰等。
汉字拼音解释
[gé]1.去了毛并且加过工的兽皮:皮革。制革。2.(Gé)姓。3.改变:革新。变革。4.开除;撤除(职务):开革。革职。[jí](病)危急。
xié 穿在脚上,走路时着地的东西,没有高筒。有草制、布制、皮制、塑料制等多种。
biān 1.鞭子:扬鞭。快马加鞭。2.古代兵器,用铁做成,有节,没有锋刃:钢鞭。竹节鞭。3.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鞭。竹鞭。4.供食用或药用的某些雄兽的阴茎:鹿鞭。牛鞭。5.成串的小爆竹,放起来响声连续不断:一挂鞭。放鞭。6.鞭打:鞭马。掘墓鞭尸。
ān 放在骡马等牲口背上承受重量或供人骑坐的器具。
xuē 靴子:马靴。皮靴。雨靴。雪地靴。
1.抚育:鞠养。鞠育。2.古代的一种实心球。皮制,里面填毛:蹴鞠。3.弯曲:鞠躬。4.古又同“”。5.古又同“菊(jú)”。
qiào|shāo [qiào]装刀剑的套子:剑鞘。刀出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
yāng|yàng [yāng](旧读yǎng)古代用马拉车时安在马脖子上的皮套子。[yàng]见〖牛鞅〗。
靶子,练习、比赛射箭或射击用的目标:打靶。
审问:鞫问。鞫讯。鞫审。
1.古时汉族对北方各游牧民族的统称。明代指东蒙古人,住在今内蒙古和蒙古国的东部。2.俄罗斯联邦的一个民族。
chàn 马鞍子下面垫的东西。
jiān 马鞍子下面的垫子:鞍鞯。
见〔鞑靼〕
jìn 1.不肯给予;吝惜。2.姓。
bèi 把鞍辔(pèi)等套在牲口上:鞴马。
róu 用鞣料使兽皮变柔软,制成皮革:鞣皮子。这皮子鞣得不够熟。
qiáo 马鞍上拱起的部分。
mán|mèn [mán]1.把布蒙在鞋帮上或以皮革补鞋头:鞔鞋。2.把皮革蒙在鼓框上,钉成鼓面:鞔鼓。3.鞋帮;也指鞋:“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mèn]古同“”,闷胀:“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而气不达。”
gōu 同“”。
古代的一种皮鞋。
pán 1.古代佩玉的皮带。2.系在鞶带上盛物的小囊。
jiàn|jiān [jiān]来;缠来。[jiàn]1.马上的盛弓器:“左执鞭弭,右属櫜鞬。”2.收藏。3.古代博戏用语。
见〔靺鞨〕
〔靺鞨〕中国古代居住在东北地区长白山、松花江、黑龙江一带的民族。即后来女真族的祖先。鞨(hé)。
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穿(拖鞋):别靸着鞋往外面跑。
bǐng|pí|bì|bēi [pí]古同“”,鼓名:“召令习鼓鞞。”[bǐng]刀剑柄上或鞘上近口处的装饰(一说刀剑鞘):“维玉及瑶,鞞琫容刀。”[bì]古同“”,古代朝觐或祭祀时遮蔽在衣裳前面的一种服饰。[bēi]〔牛鞞〕古县名。
tīng 皮革制成的腰带。
古同“”:“~系解,因自结。”
kòng 马笼头。
yào 靴或袜子的筒儿:靴靿儿。高靿儿袜子。
qiū 1.同“”。2.同“”。
xuē 同“”。
yǐn 古代拴在车轴上拉着车前进的皮带。共两条,前端系在车衡的两旁。
马缰绳:“马则执靮。”
táo “鼗”的异体字。
bàn 古代架车时套在牲口后部的皮带。
古同“”,柔软的土壤。
qiū 1.见〖后鞧〗。2.收缩:鞧着眉毛。大辕马鞧着屁股向后退。
tiáo 马辔。
jiān 骊靬(Líqián),汉朝县名,在今甘肃永昌。
jiē 古同“”。
kuò 古同“”:“乃使吏鞹其拳。”
〔靰鞡〕同“乌拉”
páo 1.古指制皮革的工人。2.古同“”,八音之一。3.古同“”,鼓槌。4.姓。
biān|yìng [biān]古同“”。[yìng]1.古同“”,坚。2.古同“”,哽塞。
táo “鼗”的异体字。
xuān|juān [juān]1.有嚼口的马络头。2.马尾。[xuān]1.〔鞙鞙〕古同“琄琄”,佩玉的样子。2.大车上绑轭的皮条。
bì|bǐng [bì]古同“”:“端委鞸带。”[bǐng]古同“”:“鞸琫有珌。”
1.箭筒:“弓鞬韇丸一,矢四发。”2.古代占卜用的耆草筒:“筮人执策抽上韇。”
kuò 去毛的兽皮。
xiè|dié [xiè]马缰。[dié]〔鞢𩎃〕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衣带上用以佩物的金属装饰。
lóu 〔鞮(dī)鞻氏〕同“”。
běng 同“”。
1.马嚼子,:“是犹以鞿而御駻突。”2.马笼头。3.牵制;束缚。
suī 马鞍上的绦饰。
hén 古代车箱前面的皮制遮蔽物。
xiǎn 古代驾车,套在马背上的皮带。
bǐng ◎日本地名用字。
wēn|yùn [wēn]同“”。[yùn]同“”。
* 网站为您提供革字旁的汉字有哪些,革字旁的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