衤怎么读 衤的意思
汉字 | 衤 |
---|---|
读音 |
|
注音 | ㄧ |
部首 | [衤] 衣字旁 |
笔画 | 总笔画:5 部外:0 |
异体字 | 衣 |
字形结构 | 独体字 |
统一编码 | 基本区 U+8864 |
其它编码 | 五笔:pui|puyy 仓颉:inlo 郑码:wtaa 四角:30203 |
笔顺编码 | 45234 |
笔顺笔画 | 丶フ丨ノ丶 |
笔顺名称 | 点 横撇/横钩 竖 撇 点 |
衤字的意思
同“衣”。用作偏旁。俗称“衣字旁”。
衤字的基本解释
衤字的详细解释
衤字的辞典解释
康熙字典解释
衣【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於希切,音依。《說文》上曰衣,下曰裳。《世本》胡曹作衣。黃帝時人。《白虎通》衣者,隱也。《釋名》衣,依也。人所以依以庇寒暑也。《玉篇》所以形軀依也。《類篇》象覆二人之形。《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禮·玉藻》衣,正色。裳,閒色。《傅𤣥·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又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又《博雅》寢衣,衾,𩏩服也。
又《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又心衣,抱腹而施鉤肩,鉤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又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又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又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又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爲不宜與白衣會。
又牛衣,編亂麻爲之。卽今俗呼爲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
又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又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又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又靑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註》今爲臨卭。
又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又《唐韻》於旣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又《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从向、身。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衣【卷八】【衣部】
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屬皆从衣。於稀切
说文解字注
(衣)依也。曡韵爲訓。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體者也。上曰衣。下曰常。常、下帬也。象覆二人之形。孫氏星衍曰。當作二?。?、古文肱也。玉裁謂。自人部至此部及下文老部、尸部字皆从人。衣篆非從人。則無由次此。故楚金疑義篇作?。云說文字體與小篆有異。今人小篆作?。乃是變體求工耳。下文表襲袤裔四古文皆从?。則知古文从二人也。今人作卒字亦从二人。何以云覆二人也。云覆二人則貴賤皆覆。上下有服而覆同也。於稀切。十五部。凡衣之屬皆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