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渠的读音 永濟渠的意思
永济渠 永济渠是继隋炀帝开通济渠、邗沟之后,开凿的又一重要运河。永济渠是隋朝调运河北地区(指当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河北道)粮食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北方用兵时,输送人员与战备物资的运输线。然而,星转斗移,沧海桑田,“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情景已无法再现,隋炀帝发兵高丽所留下来的踪迹,也早已消失于漫长岁月中,以至被风云际会的历史大潮湮没无痕。
- 永
- 濟
- 渠
“永濟渠”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yǒng jì qú]
- 汉字注音:
- ㄩㄥˇ ㄐㄧˋ ㄑㄩˊ
- 简繁字形:
- 永济渠
- 是否常用:
- 否
“永濟渠”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为便利河北地区军事运输所开的运河。隋炀帝调发军民百余万,引沁水南达于河(黄河),北通涿郡(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全长二千余里。涿郡附近一段不久即湮废;自今天津市以南的一段,唐后即专以清淇二水为源,与沁水隔绝,宋后通称御河,金元以来屡经改道,至明称卫河,经流同今。 辞典解释
永济渠 yǒng jì qú ㄩㄥˇ ㄐㄧˋ ㄑㄩˊ 隋炀帝时开凿的运河。南起板渚北岸,北至涿郡(今北平市东),原为征伐高丽所开凿。
网络解释
永济渠
永济渠是继隋炀帝开通济渠、邗沟之后,开凿的又一重要运河。永济渠是隋朝调运河北地区(指当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河北道)粮食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北方用兵时,输送人员与战备物资的运输线。然而,星转斗移,沧海桑田,“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情景已无法再现,隋炀帝发兵高丽所留下来的踪迹,也早已消失于漫长岁月中,以至被风云际会的历史大潮湮没无痕。
“永濟渠”的单字解释
【永】:1.水长:江之永矣。2.副词。久远;永远:永不掉队。
【濟】:[jì]1.渡河。2.渡口。3.越過;度過。4.流通;貫通。5.救助。6.調劑;彌補;補益。7.增援;增加。8.停止。9.利用;發揮(作用)。10.成功;成就。11.濡,沾濕。參見“濟濡”。12.充足;齊全。13.引申為好。14.猶及、如,比得上。15.同“霽”。雨雪轉晴。16.通“隮(躋)”。登上;到達。[jǐ]1.古水名。古四瀆之一。2.古水名。發源於河北省·贊皇縣南,東流經高邑縣南,至寧晉縣南,注入泜水。3.見“濟濟”。4.同“擠”。排斥;廢棄。5.過濾。
【渠】:[qú]1.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渠道(亦指途径,门路)。沟渠。2.大:渠帅。渠魁(首领)。3.方言,他:渠侬(他,他们)。渠辈。4.车辋,古代车轮的外圈。[jù]岂:“掾部渠有其人乎?”
“永濟渠”的相关词语
* 永濟渠的读音是:yǒng jì qú,永濟渠的意思:永济渠 永济渠是继隋炀帝开通济渠、邗沟之后,开凿的又一重要运河。永济渠是隋朝调运河北地区(指当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河北道)粮食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北方用兵时,输送人员与战备物资的运输线。然而,星转斗移,沧海桑田,“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情景已无法再现,隋炀帝发兵高丽所留下来的踪迹,也早已消失于漫长岁月中,以至被风云际会的历史大潮湮没无痕。
基本解释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为便利河北地区军事运输所开的运河。隋炀帝调发军民百余万,引沁水南达于河(黄河),北通涿郡(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全长二千余里。涿郡附近一段不久即湮废;自今天津市以南的一段,唐后即专以清淇二水为源,与沁水隔绝,宋后通称御河,金元以来屡经改道,至明称卫河,经流同今。辞典解释
永济渠 yǒng jì qú ㄩㄥˇ ㄐㄧˋ ㄑㄩˊ隋炀帝时开凿的运河。南起板渚北岸,北至涿郡(今北平市东),原为征伐高丽所开凿。
永济渠
永济渠是继隋炀帝开通济渠、邗沟之后,开凿的又一重要运河。永济渠是隋朝调运河北地区(指当时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河北道)粮食的主要渠道,也是对北方用兵时,输送人员与战备物资的运输线。然而,星转斗移,沧海桑田,“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情景已无法再现,隋炀帝发兵高丽所留下来的踪迹,也早已消失于漫长岁月中,以至被风云际会的历史大潮湮没无痕。【永】:1.水长:江之永矣。2.副词。久远;永远:永不掉队。
【濟】:[jì]1.渡河。2.渡口。3.越過;度過。4.流通;貫通。5.救助。6.調劑;彌補;補益。7.增援;增加。8.停止。9.利用;發揮(作用)。10.成功;成就。11.濡,沾濕。參見“濟濡”。12.充足;齊全。13.引申為好。14.猶及、如,比得上。15.同“霽”。雨雪轉晴。16.通“隮(躋)”。登上;到達。[jǐ]1.古水名。古四瀆之一。2.古水名。發源於河北省·贊皇縣南,東流經高邑縣南,至寧晉縣南,注入泜水。3.見“濟濟”。4.同“擠”。排斥;廢棄。5.過濾。
【渠】:[qú]1.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渠道(亦指途径,门路)。沟渠。2.大:渠帅。渠魁(首领)。3.方言,他:渠侬(他,他们)。渠辈。4.车辋,古代车轮的外圈。[jù]岂:“掾部渠有其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