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的读音 大沽口的意思

大沽口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国明、清海防要塞。位于今天津市东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处。西北距北京约170公里,东濒渤海,西邻海河平原,隔河与塘沽相望。“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明永乐二年(1404)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在天津筑城设卫,于大沽海口筑墩设炮。清代置大沽协镇营,道光二十年(1840)直隶总督纳尔经额,增建大沽南北炮台、炮位,置大炮30余尊,防兵2500人。咸丰八年(1858)清大臣僧格林沁统重兵驻扎津沽,督办防务,设防大沽,建炮台 5座,共置大炮64尊,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分号排列,并设防兵2.5万,筹建大沽水师,在水底植丛桩以御敌船。
  • kǒu

“大沽口”的读音

拼音读音
[dà gū kǒu]
汉字注音:
ㄉㄚˋ ㄍㄨ ㄎㄡˇ
简繁字形:
是否常用:

“大沽口”的意思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大沽口  dà gū kǒu  ㄉㄚˋ ㄍㄨ ㄎㄡˇ  

地名。位于河北省天津市东南。为白河出海口,白河也称为「沽河」,故称为「大沽口」。地当海陆咽喉,为北平、天津东方的门户。清朝咸丰年间,曾于南北两岸修筑砲台,后毁于庚子之役,立约不得复建。

网络解释

大沽口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国明、清海防要塞。位于今天津市东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处。西北距北京约170公里,东濒渤海,西邻海河平原,隔河与塘沽相望。“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明永乐二年(1404)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在天津筑城设卫,于大沽海口筑墩设炮。清代置大沽协镇营,道光二十年(1840)直隶总督纳尔经额,增建大沽南北炮台、炮位,置大炮30余尊,防兵2500人。咸丰八年(1858)清大臣僧格林沁统重兵驻扎津沽,督办防务,设防大沽,建炮台 5座,共置大炮64尊,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分号排列,并设防兵2.5万,筹建大沽水师,在水底植丛桩以御敌船。

“大沽口”的单字解释

】:[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1.买:沽酒。2.卖:待价而沽。3.天津的别称。
】: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大沽口”的相关词语

* 大沽口的读音是:dà gū kǒu,大沽口的意思:大沽口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国明、清海防要塞。位于今天津市东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处。西北距北京约170公里,东濒渤海,西邻海河平原,隔河与塘沽相望。“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明永乐二年(1404)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在天津筑城设卫,于大沽海口筑墩设炮。清代置大沽协镇营,道光二十年(1840)直隶总督纳尔经额,增建大沽南北炮台、炮位,置大炮30余尊,防兵2500人。咸丰八年(1858)清大臣僧格林沁统重兵驻扎津沽,督办防务,设防大沽,建炮台 5座,共置大炮64尊,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分号排列,并设防兵2.5万,筹建大沽水师,在水底植丛桩以御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