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的读音 吕不韦的意思
吕不韦 (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 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饮鸩自尽。
- 吕
- 不
- 韦
“吕不韦”的读音
- 拼音读音:
- [lǚ bù wéi]
- 汉字注音:
- ㄌㄩˇ ㄅㄨˋ ㄨㄟˊ
- 简繁字形:
- 呂不韋
- 是否常用:
- 是
“吕不韦”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吕不韦 Lǚ Bùwéi
[Lu Buwei——the prime minister of Qin State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235 B.C.)] (?—前235),战国时卫国濮阳(现在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阳翟(韩国都城,现在河南禹县)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辞典解释
吕不韦 lǚ bù wéi ㄌㄩˇ ㄅㄨˋ ㄨㄟˊ 人名。(西元前?~235) 战国时秦人。本为商贾,因有功于秦庄襄王,而为秦相,后封文信侯。曾以有孕之姬献给庄襄王,生子政,即秦始皇。始皇时尊为仲父,后与太后私通,畏罪自杀。居相位时,曾使门客著《吕氏春秋》一书。
网络解释
吕不韦 (战国末年秦国丞相)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
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饮鸩自尽。
“吕不韦”的单字解释
【吕】:1.见〖律吕〗。2.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韦】:1.皮革。2.姓。
“吕不韦”的相关词语
“吕不韦”造句
昌平君与昌文君相与谋计,眼见相邦文信侯吕不韦在秦国声势日隆,权倾朝野,一身九鼎,权力炙手可热,无奈之下,只好投身相邦麾下,一心一意效力相邦,以求自保。
华阳夫人质问赵姬,抵死不认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与他苟且是被逼的,一番哭诉,决定舍车保帅,可以乘机铲除吕不韦。
十二年(前235),文信侯吕不韦死去,被其宾客偷偷安葬在洛阳北芒山。
当时别具慧眼的商人吕不韦,偶然结识了这个落魄的秦国公子异人,认为他有“极大的投资价值”。
嬴政登基,吕不韦升为相国,称“仲父”,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吕不韦看见异人对自己的搭救之情、杯酒之惠已感激异常,竟美言面谀,就谦逊地说:“名士大侠不敢当。
奇货可居商鞅为秦人找到了强国良药,商人吕不韦则将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人推上了王位。
其实真相在于,当时秦相吕不韦权势煊赫,令人畏惧,谁敢去“增损一字”呢?
在吕不韦又投入了不尽的财富后,异人终于再一次走进了秦皇宫,拜倒在华阳夫人的石榴裙下,认做义母。
春申君相十四年,秦庄襄王立,以吕不韦为相,封为文信侯。
* 吕不韦的读音是:lǚ bù wéi,吕不韦的意思:吕不韦 (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 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饮鸩自尽。
基本解释
吕不韦 Lǚ Bùwéi
[Lu Buwei——the prime minister of Qin State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235 B.C.)] (?—前235),战国时卫国濮阳(现在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阳翟(韩国都城,现在河南禹县)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辞典解释
吕不韦 lǚ bù wéi ㄌㄩˇ ㄅㄨˋ ㄨㄟˊ人名。(西元前?~235) 战国时秦人。本为商贾,因有功于秦庄襄王,而为秦相,后封文信侯。曾以有孕之姬献给庄襄王,生子政,即秦始皇。始皇时尊为仲父,后与太后私通,畏罪自杀。居相位时,曾使门客著《吕氏春秋》一书。
吕不韦 (战国末年秦国丞相)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
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饮鸩自尽。
【吕】:1.见〖律吕〗。2.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韦】:1.皮革。2.姓。
昌平君与昌文君相与谋计,眼见相邦文信侯吕不韦在秦国声势日隆,权倾朝野,一身九鼎,权力炙手可热,无奈之下,只好投身相邦麾下,一心一意效力相邦,以求自保。
华阳夫人质问赵姬,抵死不认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与他苟且是被逼的,一番哭诉,决定舍车保帅,可以乘机铲除吕不韦。
十二年(前235),文信侯吕不韦死去,被其宾客偷偷安葬在洛阳北芒山。
当时别具慧眼的商人吕不韦,偶然结识了这个落魄的秦国公子异人,认为他有“极大的投资价值”。
嬴政登基,吕不韦升为相国,称“仲父”,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吕不韦看见异人对自己的搭救之情、杯酒之惠已感激异常,竟美言面谀,就谦逊地说:“名士大侠不敢当。
奇货可居商鞅为秦人找到了强国良药,商人吕不韦则将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人推上了王位。
其实真相在于,当时秦相吕不韦权势煊赫,令人畏惧,谁敢去“增损一字”呢?
在吕不韦又投入了不尽的财富后,异人终于再一次走进了秦皇宫,拜倒在华阳夫人的石榴裙下,认做义母。
春申君相十四年,秦庄襄王立,以吕不韦为相,封为文信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