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著回的诗词(901首)

881 《水金莲》 宋·舒岳祥

波心隐隐金椎出,只道冯夷先导来。
笑口渐开黄玉罋,丹心初见小莲胎。
步花想见江妃佩,烧烛那从水殿回。
传记无闻今始著,莫嫌闲客少诗才。

882 《登楼》 宋·舒岳祥

千年日月藏丹鼎,万里乾坤著白头。
落木断虹天渺渺,閒云倦鸟日悠悠。
开门碧海通诸岛,极目青山是别州。
我欲便骑黄鹤去,回头还有故乡愁。

883 《和用之题剡雪》 宋·舒岳祥

两岸青山一水流,蓑衣不著雪为裘。
安道只应深树里,青山不见便回舟。

884 《正月十四日小园偶坐》 宋·舒岳祥

天地元从雪后新,开帘闲坐看回春。
谢公梦觉池生草,杜老羹成涧有芹。
正是泰和嘉气象,好调寒暖养精神。
花前不著多忧客,百舌何妨报事频。

885 《送友人杨仲能东下以一蹴自造青云分韵得一字》 宋·孙应时

君王急搜罗,九土规混一。
蜀山甚疏远,去者今稍密。
夫君传才具,文字尤炳蔚。
陆深簿领中,尘雾昏玉质。

886 《巫山歌》 宋·孙应时

平生想巫山,奇绝冠三峡。
及兹饱双眸,无乃天下甲。
远看插天碧丛丛,近看玲珑金玉峰。
垠岩光彩相映发,交络紫翠疏蒙茸。

887 《谹父得洞庭柑分送往往难遇赏者因成小诗》 宋·王洋

绿玉波心耸绛台,丹霞道士日传胎。
仙人不惜黄金贵,海蜃遥惊对使来。
玉食光辉天著力,主家春色雪融腮。
手中三日香犹在,不是吴姬乞打回。

888 《黄山中用省斋韵见寄次韵谢二首》 宋·杨公远

话别匆匆二月天,回眸两见月亏圆。
数声乾鹊才闻后,一幅鸾笺忽堕前。
风雨对床何日遂,雁鱼传信几时还。
每逢骚客论心处,说著山中意悄然。

889 《黄山》 宋·杨公远

古今墨客兼骚客,推许黄山甲众山。
三十六峰层汉外,百千万岫乱云间。
炼丹帝往名长在,捣药仙归臼已閒。
叶落花开人寂寂,雄鸣雌和鸟关关。

890 《答诸公游山作》 宋·于石

金华山巅一挥手,俯视尘寰仰星斗。
闲云满地白鹤飞,积雪暗天苍兕吼。
北山周回七百里,名著洞天非不久。
世人未识山中乐,问我山中何所有。

891 《次韵王龟龄状元西湖赏梅》 宋·喻良能

乘闲选胜真修哉,正见千树冰花开。
天寒日暮湖面净,疏影著水清无埃。
杏桃畏寒不敢吐,春榜占作群花魁。
广平无人何逊死,睥睨欲赋嗟无才。

892 《悼吴居厚》 宋·喻良能

学问从来著月评,慈恩何事欠题名。
贤哉难老堂虽就,惜也陈情表未成。
畴昔几回同把酒,於今一涕独沾缨。
张公当日称操履,江汉伤心昼夜倾。

893 《留别王状元二十四韵》 宋·喻良能

才大文章伯,忠纯社稷臣。
七州钟秀异,孤屿赋精神。
德蕴圭璋润,胸涵海岳春。
麟经频得隽,槐市早称珍。

894 《题会昌萧帝岩》 宋·曾丰

出门疑浪游,转眼逢杰观。
山斗路将穷,脚欹行大缓。
信筇扪石根,恍若得一间。
鵒谺欲上吞,浑沌疑始判。

895 《淳熙丙午与合皂化士彭正夫道人五羊相别开禧》 宋·曾丰

抗尘骑气两虚舟,久别重逢幸小留。
自分末留轻著脚,相期初度急回头。
我尝黄妳真无味,若种丹田乃有秋。
所向殊途所归一,他游无以易天游。

896 《题安子承读易堂》 宋·曾丰

卦辞爻辞易之注,孔子读之悟其故。
彖辞象辞易之疏,孔子作之志其悟。
悬知孔子大悟时,太虚中不挂一丝。
与易为一自不知,奚以卦辞爻辞为。

897 《应童子科欧阳文成觅诗漫以塞责》 宋·曾丰

庐陵童子谓姓李,临川童子谓姓王。
二子读书选德殿,气吐虹蜺口翻浆。
六经诸子成串落,天子喜之移御床。
奏对首肯去目送,青衫黄牒恩异常。

898 《送梁藤州广誉解组还朝兼简葛子章卢伯真》 宋·曾丰

乾道淳熙间,随牒公之邑。
我闲时曳裾,公喜当折屐。
过从未多时,情好已相得。
功名打门催,马首遽湖北。

899 《为增城丞张元辅赋博见亭》 宋·曾丰

东山未为高,坐觉鲁之小。
更上泰山巅,天下不胜眇。
公作如是观,所学胡可料。
父兄自磨磋,师友相揉矫。

900 《暇日集越王台》 宋·曾丰

著脚卧云室,回头盖海亭。
水为三面白,山作四围青。
野鸟余清哢,幽人得醉听。
篮舆不容款,科思渺南溟。

* 关于著回的诗词 描写著回的诗词 带有著回的诗词 包含著回的古诗词(9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