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碧云天的诗词(2547首)

261 《忆山送人》 宋·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262 《应天山》 宋·陆九渊

我家应天山,山高数万丈。
上开园池美,林壑千万状。
山西有龙虎,烟霞耿相望。
寒清漾微波,暖翠团层嶂。

263 《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 元·元好问

中元日,藏金华丹经於天坛石室。
中兴乱后人得之,字画如洛神赋,缣素亦不烂坏。
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
细说金华事。

264 《佛书载兜率天有内院道书有赤城朱窗乃帝一内》 宋·汪莘

结发师心内院行,紫云门阙碧霞城。
一声霹雳冲天响,万点星辰匝地明。
鼎裹金丹能虎变,床头铁杖带龙腥。
极知富贵非吾事,玉简珠缯有姓名。

265 《渡钱塘江》 宋·徐照

怒潮出海门,巨浪贴天白。
阿香击鼓喧,地轴忽崩坼。
大令虬与龙,讋畏改窟宅。
千艘未敢前,长年面忧色。

266 《咏陈世良天开图画之阁》 宋·陈淳

九仙来来到筠谷,谁向云端缔高阁。
背倚金山作后屏,左右龙虎交蟠伏。
前头诸峰列碧霄,献奇贡异相联络。
文笔时时气蔚葱,香腾旦旦烟醲郁。

267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唐·李白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
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

268 《登天坛夜见海》 唐·李益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
仙人携我搴玉英,坛上夜半东方明。
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269 《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天平寺诣九龙祠祈雨二十韵》 唐·刘禹锡

有事九龙庙,洁斋梵王祠。
玉箫何时绝,碧树空凉飔.
吏散埃壒息,月高庭宇宜。
重城肃穆闭,涧水潺湲时。

270 《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 唐·孟郊

离思著百草,绵绵生无穷。
侧闻畿甸秀,三振词策雄。
太守不韵俗,诸生皆变风。
郡斋敞西清,楚瑟惊南鸿。

271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272 《啁少年》 唐·李贺

青骢马肥金鞍光,龙脑入缕罗衫香。
美人狭坐飞琼觞,贫人唤云天上郎。
别起高楼临碧筱,丝曳红鳞出深沼。

273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 唐·元稹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
偶成投秘简,聊得泛平湖。
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274 《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 唐·白居易

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
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
张翰一杯酣,嵇康终日懒。
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
病木斧斤遗,冥鸿羁绁断。
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

275 《天台》 唐·牟融

碧溪流水泛桃花,树绕天台迥不赊。
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
鸡鸣犬吠三山近,草静云和一径斜。
此地不知何处去,暂留琼珮卧烟霞。

276 《题缙云山鼎池二首》 唐·徐凝

黄帝旌旗去不回,空馀片石碧崔嵬。
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几人寻。
到来唯见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浅深。

277 《安吉天宁寺闻磬》 唐·施肩吾

玉磬敲时清夜分,老龙吟断碧天云。
邻房逢见广州客,曾向罗浮山里闻。

278 《闻云中唳鹤》 唐·章孝标

久在青田唳,天高忽暂闻。
翩翩萦碧落,嘹唳入重云。
出谷莺何待,鸣岐凤欲群。
九皋宁足道,此去透絪缊。

279 《公无渡河》 唐·陈标

阴云飒飒浪花愁,半度惊湍半挂舟。
声尽云天君不住,命悬鱼鳖妾同休。
黛娥芳脸垂珠泪,罗袜香裾赴碧流。
馀魄岂能衔木石,独将遗恨付箜篌。

280 《送郭秀才游天台》 唐·许浑

云埋阴壑雪凝峰,半壁天台已万重。
人度碧溪疑辍棹,僧归苍岭似闻钟。
暖眠鸂鶒晴滩草,高挂猕猴暮涧松。
曾约共游今独去,赤城西面水溶溶。

* 关于碧云天的诗词 描写碧云天的诗词 带有碧云天的诗词 包含碧云天的古诗词(25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