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游人处的诗词(2698首)

881 《游洞霄》 宋·李彙

至真方域古今传,琳馆兴从汉武年。
石作双门何突兀,山为九锁自回环。
仙人隐迹留中路,处士灵坛閟远巅。
甘洁三泉齐涌地,峥嵘一柱独擎天。

882 《寄西湖友人》 宋·林尚仁

湖边春更好,别后费吟思。
载酒曾游处,忆君同醉时。
面风花落易,背日雪消迟。
早晚携琴去,山中与鹤期。

883 《仙都山》 宋·刘参

古帝此登仙,霓旌不复还。
孤标苍岭外,屹立紫烟间。
上下形端柱,周回影转环。
根疑连海峤,顶欲突天关。

884 《游洞霄》 宋·骆安基

扪萝探得云根路,直入云山最深处。
主人心似青山间,云亦无心自来去。

885 《游元兴寺》 宋·马南宝

坐阅人间几劫灰,试从清浅问蓬莱。
此山此水自古有,是佛是仙何处来。

886 《登玲珑山赋呈章冠叟俞安伸陈安世》 宋·钱厚

林扉日日为谁开,底用潜驱俗驾回。
路有阴夷休跌荡,山无今古只崔嵬。
千章佳木凌云上,万壑清流涌月来。
寄语游人莫遄迈,世间何处不尘埃。

887 《宿延庆院》 宋·钱昆

水绕门墙竹绕堂,满窗春绿更山光。
坐来苔藓侵衣润,吟处松花落砚香。
汀鹭双双翻乱石,溪风袅袅弄修篁。
游人暂得幽闲趣,时带茶烟下上方。

888 《榴皮题壁》 宋·孙唐卿

唤回二百年前梦,索饮西风一醉馀。
壁上榴皮在何处,游人空指沈庵书。

889 《游洞庭》 宋·汤仲友

寒色满空山,悠然一径闲。
鸟啼黄叶外,人度翠峰间。
古殿藏云气,唐碑带藓斑。
未穷幽绝处,兴心忽思还。

890 《游梅坛有感》 宋·吴季先

小立仙坛挹斗箕,著身高处觉天低。
南昌吏隐清风在,唤醒时人局面迷。

891 《游九锁》 宋·杨迈

寻幽向何处,大涤山水好。
九峰拔奇秀,下有松石老。
白云和红叶,满径无人扫。
振衣长风生,一笑登木杪。

892 《游汉嘉明月湖次宇文子重韵》 宋·员兴宗

君不见天台贺季真,监湖一曲光泠泠。
又不见钱塘林处士,西湖千载成高名。
千顷菰蒲抹岸白,几树寒梅疏影横。
呼吸湖光映湖绿,两公便谓得此生。

893 《昔游诗》 宋·詹体仁

洞庭八百里,玉盘盛水银。
长虹忽照影,大哉五色轮。
我舟渡其中,晃晃惊我神。
朝发黄陵祠,暮至赤沙曲。
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
青芦望不尽,明月耿如烛。
湾湾无人家,只就芦花宿。

894 《游钟阜呈同集诸公》 宋·张祁

晓出白下门,东山耸孱颜。
脱身廛市中,办此一日闲。
西风忽凛冽,秋容著坚顽。
烟树小摇落,寒云起斓斑。

895 《游冶城山》 明·张绅

瑶草秋深石磴长,半空岚气湿衣裳。
江山佳处一亭古,风雨来时四座凉。
阴洞水腥龙蜕骨,仙岩云暖麝生香。
道人好护新松树,长见清阴覆御床。

896 《九鲤湖》 宋·张式

半生漂落江湖外,此日登楼花正开。
丹灶依然沈润水,珠帘空自挂瑶台。
昔年道士何时去,前度游人今又来。
点检洞门题咏处,几多墨迹篆苍苔。

897 《柯山制墨胡处士求隶字》 宋·张炜

有客落魄游京都,形服差类山泽臞。
袖攜一纸故友书,来求古隶铭墨模。
我方临池且自娱,触拨雅兴生江湖。
坐扣墨法果不诬,出示数饼泥金濡。

898 《游龙山》 宋·章康

名山久相望,今日为著屐。
到寺第一义,古松互蟠屈。
一一龙蛇形,风雷气萧瑟。
缨络桧两株,皆数百年物。

899 《游白云山》 宋·赵巩

半生心事澹悠悠,应乐高卧白云稠。
青山影里春酲解,黄雀声中午梦休。
好景随处堪行乐,浮世何人免得愁。

900 《次韵大受游乳洞谩赋》 宋·赵帘溪

等閒地似得明珠,三洞山行喜自如。
俗客□□寻□处,仙人何必好楼居。
石声玉磬传空谷,水色冰壶照碧虚。
便好结茅采芝木,利名尽委绝交书。

* 关于游人处的诗词 描写游人处的诗词 带有游人处的诗词 包含游人处的古诗词(26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