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势的诗词(1141首)

941 《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宋·阳枋

云山至宝非和璧,光耀煜天难毖密。
一朝天子闸坤珍,此宝肯炎蜀人出。
宝生蜀东六十年,蜀势关吴妙陈述。
蜀为头目吴腹心,头目清明腹心佚。

942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 宋·吴潜

先生粗有辟邪方,不怕鱄鱼解降殃。
今雨收功真溥博,早秋得势已凄凉。
豳场栗栗方登谷,汉甬陈陈可峙粮。
此是边筹居第一,贾生表饵且韬藏。

943 《九用喜雨韵三首》 宋·吴潜

倒翁翻盆势莫禁,旱滩焦碛尽低沈。
定知此喜非常喜,只是将心去比心。
人乐和丰方卖剑,谁贪遗滞忽亡簪。
村翁曳杖前山去,丁祝孙来酒户寻。

944 《喜雨二首》 宋·吴潜

莫嫌暴冻势如喷,此是家家老饭盆。
雨足蛟龙应得谢,秋登鸡犬亦蒙恩。
频年已喜稼无贼,今岁尤欣禾有孙。
回首江南田谷口,西风飒飒倍消魂。

945 《题长江图三绝》 宋·王柏

鱼腹江边八阵图,嶙峋於此岂良谟。
后来浪道长蛇势,用势还须烈丈夫。

946 《题东邨所藏宫锦图》 宋·王柏

后德相成帝业昌,不耽歌舞夸新妆。
六宫妇式颁蚕事,职雅心耑清昼长。
忽见双娥理丝把,宽急对牵身势强。
辐轮飞转一缕细,文茵独坐迎微凉。

947 《赠仙山刚公新创香林》 宋·王柏

佛说菩提泉,其性本澄澈。
人乃无芜秽,谁能还莹洁。
我观浸碧泉,泓渟貯芳冽。
恰如老师心,风止云迹灭。

948 《重聘古梅行》 宋·王柏

千金卜得繇非熊,木德将兴猎太公。
槐安与国已陈迹,盛衰直与阴阳通。
知羹自昔亲受记,钦冰齧雪工磨礲。
此中洞洞无所有,彻上彻下俱玲珑。

949 《浮远》 宋·周弼

横障瀰漫恃此丘,长江东骛转湍流。
波间去海无多里,沙际铺淮辄数州。
风势起花山郭暗,潮声侵树野田浮。
无由望彻苍茫外,回首斜阳总是愁。

950 《过新滩作出峡行》 宋·李曾伯

蜀道登天难,尤难泝流入。
自峡上夔渝,江险滩节密。
前年冲寒来,水落且石出。
寄命竹一缕,寸挽退或尺。

951 《和八窗叔雪中登楼韵》 宋·李曾伯

不夜城头着此亭,山川幻化抑何神。
高低地势平於水,穷富人家等是春。
一氯中间知有造,四方上下了无尘。
烹茶读易从古适,不羡梁园作赋人。

952 《寿襄阃》 宋·李曾伯

江南三月春事浓,人间处处熙东风。
山阴亭下羽觞举,长安小边箫鼓从。
衣冠酣燕太平久,干戈浸钝铁钺朽。
神州风景虽慷慨,已付新亭一杯酒。

953 《跋曾玉堂训子十诗》 宋·李曾伯

玉堂义方训十字,衍而六百十六言。
一门翁季自师友,尽出学问之根源。
彼援遗书诫敦严,暨昶以义名沉浑。
争如此作旨哉味,足使闻者推而尊。

954 《荆阃宴交代贾尚书乐语口号》 宋·李曾伯

底事元戎辍上流,扬州势更重荆州。
要酬棠笏中原志,坐释枫宸北雇忧。
白羽一挥新玉帐,朱帘半卷旧红楼。
此行整顿乾坤了,公衮莱衣正黑头。

955 《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 宋·李曾伯

巍楼耸立千仞壁,熊楚奇观此其一。
苍龙夭矫出一头,下瞰七泽乾坤浮。
平远献状呈几席,气势弹压东西州。
仲宣襟抱六合隘,生阅曹刘几成败。

956 《拔滩》 宋·方岳

大滩嶅嶅,小滩嘈嘈。
石芒荦荦容刀,崩洪斗落与石鏖。
风声悲壮波声豪,势如万马之奔、群熊之嗥。
并船欲上牵縴牢,浪头卷过船头刘。

957 《北山值雪偶成》 宋·卫宗武

艮象涵万有,佳趣备四时。
此行属寒沍,喜遇腊雪飞。
琤琤初集霰,粲粲纷葳蕤。
奔腾渐成阵,势作龙凤驰。

958 《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 宋·卫宗武

忆昔入此山,首夏接春季。
谷鸟正嚘嘤,芬芳尤妩媚。
青青交道杉,森郁互参倚。
谁乎一叱咤,斩艾如草薙。

959 《赋西轩竹》 宋·卫宗武

种竹才一亩,便有千亩势。
苟能会其趣,何拘寻丈地。
其气伟丈夫,其德象君子。
莹哉冰雪如,润与珪璋比。

960 《和野渡为青溪赋》 宋·卫宗武

好士不论亲与疏,绝甘分少宁求余。
孔程一见便倾盖,懽如故旧其非欤。
世多奇俊无南北,平昔可曾致佳客。
吾乡良友无出君,二仲之交犹欠一。

* 关于此势的诗词 描写此势的诗词 带有此势的诗词 包含此势的古诗词(11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