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沈器之二首》 姜夔
试吟青玉案,不似白铜鞮。
露下秋虫怨,风高北马嘶。
槎头有新味,人在太湖西。
作者简介(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答沈器之二首》姜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答沈器之二首》是宋代诗人姜夔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涉远身良苦,
登高望欲迷。
试吟青玉案,
不似白铜鞮。
露下秋虫怨,
风高北马嘶。
槎头有新味,
人在太湖西。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远方漂泊的辛酸之情以及对家园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处陌生的地方,经历了漫长的旅途,感受到了离乡背井的辛苦。登上高山远望,目光迷茫,不知道归途何处。他试着在青玉案上吟唱诗歌,但这里的环境与他熟悉的家乡大不相同,仿佛是白铜鞮(一种粗糙的皮鞋),无法找到熟悉的韵味和意境。在露水滴落的秋夜,听到了秋虫的怨叹声,风吹得北方的马嘶鸣。诗人坐在一艘船上,感受到新奇的味道,此时他身处太湖的西岸。
赏析:
这首诗从情感和景物描写上都充满了离乡思乡之情。诗人在外漂泊,身世艰辛,远离家乡,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他登高远望,望着远方,却不知道归途何处,失去了方向感。在这陌生的环境中,他试图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但却感到无法找到家乡诗歌的韵味和意境,仿佛是在陌生的土地上吟唱。在秋夜里,他听到了秋虫的怨叹声,感受到了北方马嘶的风声,这些声音更加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他坐在槎头船上,感受到了新奇的味道,这是他离开家乡后所体验到的陌生和不同。整首诗以离乡背井的辛酸和思乡之情为主线,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和周围的景物,展现了一种深深的乡愁之感。
《答沈器之二首》姜夔 拼音读音参考
dá shěn qì zhī èr shǒu
答沈器之二首
shè yuǎn shēn liáng kǔ, dēng gāo wàng yù mí.
涉远身良苦,登高望欲迷。
shì yín qīng yù àn, bù shì bái tóng dī.
试吟青玉案,不似白铜鞮。
lù xià qiū chóng yuàn, fēng gāo běi mǎ sī.
露下秋虫怨,风高北马嘶。
chá tóu yǒu xīn wèi, rén zài tài hú xī.
槎头有新味,人在太湖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