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秋树晚萧萧”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寒山秋树晚萧萧”全诗
十年来往吴淞口,错认溪南旧板桥。
分类:
作者简介(李甲)
李甲,字景元,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善画翎毛,兼工写竹。见《画继》卷三、《画史会要》卷二。《宋诗纪事补遗》中曾记述,李景元在元符(1098—1100)年间曾任武康县令;词存九首,见《乐府雅词》卷下。
《题画》李甲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画》
谁泼烟云六尺绡,
寒山秋树晚萧萧。
十年来往吴淞口,
错认溪南旧板桥。
中文译文:
谁将烟云倾泼在六尺绢上,
寒山的秋树在黄昏时萧萧作响。
十年来我往返于吴淞口,
曾经错认了溪南的旧板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李甲创作的作品,通过绘画题材表现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首句"谁将烟云倾泼在六尺绢上",描绘了一幅绘画作品,意味着有人将云雾的气势与美景描绘在六尺长的丝绢上。这里的烟云和绢画可以被视为作者对人生和世间事物的比喻,含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
第二句"寒山的秋树在黄昏时萧萧作响",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林景色,强调了季节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寒山的秋树在黄昏时发出萧萧的声音,这种声音使人感受到季节的凄凉和寂寥,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化。
接下来的两句"十年来我往返于吴淞口,曾经错认了溪南的旧板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人生轨迹的反思。吴淞口是长江和黄浦江的交汇处,作者在这里往来了十年之久。但是,作者曾经错误地认为一座溪南的旧板桥,这种错觉可以被视为作者对过去经历的回顾和对人生中的迷失与误解的反思。
整首诗词以画题为引子,通过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通过描绘出秋天的寒山景色和人们在吴淞口的往来,诗人传递了岁月无情、人生短暂的主题。诗中的错认溪南旧板桥则象征着人们对于过去的回忆和经历可能存在的曲解和误解。整首诗意蕴含深邃,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余地。
“寒山秋树晚萧萧”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huà
题画
shuí pō yān yún liù chǐ xiāo, hán shān qiū shù wǎn xiāo xiāo.
谁泼烟云六尺绡,寒山秋树晚萧萧。
shí nián lái wǎng wú sōng kǒu, cuò rèn xī nán jiù bǎn qiáo.
十年来往吴淞口,错认溪南旧板桥。
“寒山秋树晚萧萧”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