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啼鸦了”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渺渺啼鸦了”全诗
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
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
起搔首、窥星多少。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
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
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
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
计无此、中年怀抱。
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
烟未敛,楚山杳。
作者简介(蒋捷)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贺新郎·秋晓赏析
这是一首“多不接处”的词。正因如此,才显出跳跃起伏。词人在不经意间信手拈来,漫不经意,所见所闻皆入词中,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发其所欲发。这样的词需要细细体味,而非能摘章断句鉴赏。
“渺渺啼鸦了”起笔。词人早早地醒来了。阵阵凄切的鸦啼首先进入听觉,鸦啼声渐行渐远。“互鱼天”把视线转向窗外,天空中一片鱼肚白片已然泛起。“寒生峭屿,五湖秋晓。”阵阵凉意袭来,大概这是从太湖中山岛那边侵袭过来的,这时意识到了“五湖(即太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这时他忽然记起了昨晚凭靠着竹几做了一个梦:古道上马嘶人行。“起搔首、窥星多少。”披衣起床,爬梳了一下稀疏的头发,室外,残星点点。此时天色微明,淡簿月光,连篱笆的影子也显示不出来了,只见竹篱上的牵牛花绽开了几朵。“秋太淡,添红枣。”清淡的秋光,那枣树上挂着些红色的枣儿,给增添了几分亮色。庭园小景令人赏心悦目,刚才的凄凉之感已一扫而空。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鬓,与秋俱老。”迎面吹来的阵阵西风,引起了他的伤感。愁情已郁结,本想依托西风吹走,反而催促鬓鬓更快地变得稀白,和这衰飒的秋天一同老去。“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抚今追昔,回想旧院,挂着帘幕,遮寒挡霜,美酒酣饮,醉卧在饰有彩绘的屏风,此情此景,豪放不羁。“计无此,中年怀抱。”思量那时是不会有此时这种伤感的中年怀抱的。“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自己流落江南地带,可银囊羞涩,只能象伍子胥那样去吹箫乞食。遥望天际,一字横空,是列队参差的南归白雁。大雁尚归,何时得重返故里?“烟未敛,楚山杳。”目睹此景,令人嫉恨生出。天色渐明,一派烟雾轻笼,只见楚山的迷蒙景色。
词中借秋晓所见所感,抒发词人“愁”和“恨”。这里有悲秋之情,但词的内涵实际远不止此。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和逃难寓居遭际,寄寓了更为深刻、丰富的意蕴,悲秋之中的“愁”和“恨”,沦落天涯之愁,是神州陆沉之恨。词人触景生情,词中透露出一股悲壮的沧桑感和忧患意识。
“渺渺啼鸦了”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è xīn láng
贺新郎
miǎo miǎo tí yā le.
渺渺啼鸦了。
gèn yú tiān, hán shēng qiào yǔ, wǔ hú qiū xiǎo.
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
zhú jǐ yī dēng rén zuò mèng, sī mǎ shuí xíng gǔ dào.
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
qǐ sāo shǒu kuī xīng duō shǎo.
起搔首、窥星多少。
yuè yǒu wēi huáng lí wú yǐng, guà qiān niú shù duǒ qīng huā xiǎo.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
qiū tài dàn, tiān hóng zǎo.
秋太淡,添红枣。
chóu hén yǐ lài xī fēng sǎo.
愁痕倚赖西风扫。
bèi xī fēng fān cuī bìn zhěn, yǔ qiū jù lǎo.
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
jiù yuàn gé shuāng lián bù juǎn, jīn fěn píng biān zuì dào.
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
jì wú cǐ zhōng nián huái bào.
计无此、中年怀抱。
wàn lǐ jiāng nán chuī xiāo hèn, hèn cēn cī bái yàn héng tiān miǎo.
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
yān wèi liǎn, chǔ shān yǎo.
烟未敛,楚山杳。
“渺渺啼鸦了”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二萧 (平韵) 下平二萧 (仄韵) 上声十七筱 (仄韵) 上声十七筱 (仄韵) 上声十七筱 (仄韵) 上声十七筱 (仄韵) 上声十七筱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