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蓬根断”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九月蓬根断”全诗
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
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分类:
作者简介(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边愁》崔湜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中文译文:
《边愁》
九月,蓬根断得,三边的草叶沾满霜。风和尘让马儿变色,霜雪使剑上生满衣。客人思念,愁绪像晚霞,边上的书信传递给驿站的骑兵。殷勤的人在凤楼上,挥袖送来了春天的光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唐代边塞的凄凉景象和边关士兵的辛苦生活,同时也表达了旅客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崔湜以简练的语言展现出边塞的荒凉和严峻,几句简洁的描写中,充满了悲凉和苦涩的意味。
诗中的九月表示了秋天的季节,蓬根断得,草叶沾满霜雪,展示了边塞艰苦的自然环境。风尘使马儿变得黯淡,霜雪使剑上布满寒冷的衣物,同时也象征着边塞战争的残殇。
诗人通过“客思愁阴晚”来表达旅客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边上的书信托付给驿站的骑兵,展示了边疆的困难和孤寂。最后两句“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在凄凉的边塞之上,有一些温暖和美好的存在,殷勤的人在凤楼上送来了春天的光辉,给诗中的边境增添了一抹亮色。
整首诗以简练、凄凉的语言表达了边塞的困苦和旅客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展示了边关人民坚忍不拔的精神。诗人用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边塞的严酷环境,同时也传递出对边疆士兵的敬意和温暖的期盼。
“九月蓬根断”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iān chóu
边愁
jiǔ yuè péng gēn duàn, sān biān cǎo yè féi.
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
fēng chén mǎ biàn sè, shuāng xuě jiàn shēng yī.
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
kè sī chóu yīn wǎn, biān shū yì qí guī.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
yīn qín fèng lóu shàng, hái mèi jí chūn huī.
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九月蓬根断”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四旱 (仄韵) 去声十五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