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槐花思举子”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忽见槐花思举子”全诗
山浓不减嵩高翠,溪涨浑如洛浦声。
忽见槐花思举子,欲求萤火遗书生。
使君元是丈人行,回首铃斋空复情。
分类:
《临川道中寄汪守》李处权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临川道中寄汪守》是宋代诗人李处权创作的一首诗词。在没有原文内容的情况下,我将为您提供一份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渐远闽中地更平,
土风疏爽语言轻。
山浓不减嵩高翠,
溪涨浑如洛浦声。
忽见槐花思举子,
欲求萤火遗书生。
使君元是丈人行,
回首铃斋空复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临川道上的一幕景象,表达了他对乡土风情的怀旧之情,以及对友人汪守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寄托情感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思考。
赏析:
1. 第一句描述了临川道地势逐渐平坦的变化,传达出宁静和平和的氛围。这里的"渐远闽中地更平"表现出作者身处道路上,逐渐远离故土的感觉。
2. 第二句中的"土风疏爽语言轻"描绘了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和语言的特点。土风疏爽暗示着人们的豁达和率直,语言轻盈则表现出他们的直率和随和。
3. 第三句以"山浓不减嵩高翠"来形容山势险峻,但与嵩山相比并不逊色,表现出山势的壮丽和美丽。这里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川的热爱和自豪。
4. 第四句以"溪涨浑如洛浦声"描绘了溪水湍急的情景,将山中溪涨的声音与洛水的声音相比拟,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感。
5. 第五句以"忽见槐花思举子"表达了作者突然看到槐花时对亲友的思念。槐花是中国文化中寄托友情和思念的象征,这里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思念之情。
6. 第六句中的"欲求萤火遗书生"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友人消息的心情。这里的萤火指代友人的消息,希望通过友人的来信得知他的近况。
7. 第七句中的"使君元是丈人行"指的是友人汪守,他被称为使君,象征着他在官场中的地位和行事风格。这里作者称赞友人的才华和品德。
8. 最后两句"回首铃斋空复情"表达了作者在离别之际回首望去,感慨万千,心中充满了离情别绪。这里的"铃斋"指的是汪守的住处,也是作者与友人的交往之地,空复情则表达了作者的思绪和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寄托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乡土风情和友人的思念之情,具有浓厚的诗意和情感内涵。
“忽见槐花思举子”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lín chuān dào zhōng jì wāng shǒu
临川道中寄汪守
jiàn yuǎn mǐn zhōng dì gèng píng, tǔ fēng shū shuǎng yǔ yán qīng.
渐远闽中地更平,土风疏爽语言轻。
shān nóng bù jiǎn sōng gāo cuì, xī zhǎng hún rú luò pǔ shēng.
山浓不减嵩高翠,溪涨浑如洛浦声。
hū jiàn huái huā sī jǔ zǐ, yù qiú yíng huǒ yí shū shēng.
忽见槐花思举子,欲求萤火遗书生。
shǐ jūn yuán shì zhàng rén xíng, huí shǒu líng zhāi kōng fù qíng.
使君元是丈人行,回首铃斋空复情。
“忽见槐花思举子”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