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荒梦草惠连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池荒梦草惠连愁”全诗
行人犹说春风夜,灯影书声共水楼。
分类:
作者简介(林景熙)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哭德和伯氏六首》林景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哭德和伯氏六首》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溪边寂寞凉冷的环境中,因思念德和伯氏而悲伤哭泣的场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溪水冰冷,林景熙站在浣花宗旁边,为已故的德和伯氏伤心哭泣。德和伯氏是诗人的亲人或至交,他们的离世令诗人深感悲伤。诗人看着荒废的池塘,心中充满了忧愁和惆怅。他在梦中见到了一丛凋谢的草,进一步唤起了他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
行人经过时,仍然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他们告诉诗人在这个春风的夜晚,还有人欣赏着美好的风景。然而,对于诗人来说,即使是春天的夜晚,也无法驱散他内心的忧愁。在水楼上,灯影和书声交织在一起,给他带来了一丝慰藉。
这首诗以寥寥数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思念之情。通过描绘寂寞凉冷的溪边环境,荒废的池塘和凋谢的草,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增强了对德和伯氏的怀念之情。诗中的行人和水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行人带来了春风和美好的景象,而诗人的内心仍然充满忧愁。这种反差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比,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悲伤和孤独。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林景熙独特的诗歌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池荒梦草惠连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kū dé hé bó shì liù shǒu
哭德和伯氏六首
xī lěng huàn huā zōng wǔ kū, chí huāng mèng cǎo huì lián chóu.
溪冷浣花宗武哭,池荒梦草惠连愁。
xíng rén yóu shuō chūn fēng yè, dēng yǐng shū shēng gòng shuǐ lóu.
行人犹说春风夜,灯影书声共水楼。
“池荒梦草惠连愁”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