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未嫌吾辈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却是未嫌吾辈在”全诗
却是未嫌吾辈在,一枝开过竹巴篱。
分类:
作者简介(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逢梅》方岳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逢梅》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这首诗以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感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逢梅
人们说草已经掩埋了孤山上的坟墓,
从此以后,再也不需要写诗来歌颂梅花了。
然而,对于我们这些诗人来说并不嫌弃,
因为一枝梅花竟然开放在竹巴篱上。
译文:
遇见梅花
众人说野草已将孤山墓地荒废,
从此以后,不再需要梅花的诗歌。
然而,我们这些诗人并不嫌弃,
只因竹篱上绽放一枝梅花。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梅花的独特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坚持。诗人听闻梅花已经不再需要诗歌来表达它的美丽,因为人们认为梅花已经被草遮掩,不再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失落或无奈,相反,他发现在竹篱上竟然有一枝梅花绽放。这一景象使他感到激动和欣喜,他认为即使梅花已经不再被人们赞美,但对于他这样的诗人来说,仍然能够发现梅花的美丽,这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赏析:
《逢梅》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坚持。诗人以梅花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诗歌创作的坚守。诗中的"草"象征着世俗的眼光和对梅花美丽的忽视,而"竹巴篱"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背景,使得这朵孤芳引人注目。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展现了自己作为诗人的独特视角和对美的敏感。尽管人们已经不再赞美梅花,但诗人依然能够从中发现美丽的瞬间,这种感悟和体验使他感到愉悦和自豪。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感知和对诗歌创作的坚守,展现了他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对诗歌创作的自信。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赋予了梅花以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于美和诗歌创作的思考与感悟。
“却是未嫌吾辈在”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féng méi
逢梅
rén yán cǎo méi gū shān zhǒng, cóng cǐ méi huā bú yào shī.
人言草没孤山冢,从此梅花不要诗。
què shì wèi xián wú bèi zài, yī zhī kāi guò zhú bā lí.
却是未嫌吾辈在,一枝开过竹巴篱。
“却是未嫌吾辈在”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贿 (仄韵) 去声十一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