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书灯火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束书灯火劳”出自宋代赵蕃的《雨脚》,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ù shū dēng huǒ láo,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束书灯火劳”全诗

《雨脚》
雨脚才能驻,风头倏又高。
未成曾点服,犹衣仲由袍。
斗食尘埃愧,束书灯火劳
丁丁几樵斧。
泛泛一渔舠。

分类:

作者简介(赵蕃)

赵蕃头像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雨脚》赵蕃 翻译、赏析和诗意

《雨脚》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脚才能驻,风头倏又高。
中文译文:只有雨脚才能停留,风势却瞬间变得更猛。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雨脚停留的短暂性,风势却很快又升高的特点。雨脚是指雨点,它们在下落的瞬间只能停留很短的时间,而风势则可以瞬间变得更加猛烈。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无常,又隐喻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转瞬即逝的时光。

赏析:这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瞬息万变。雨脚停留的短暂性和风势的突然升高,给人一种匆匆而过的感觉。在这种转瞬即逝的瞬间,诗人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抓住机遇,因为时光转瞬即逝,机会稍纵即逝。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脆弱和短暂,引发人们对时间的思考。

未成曾点服,犹衣仲由袍。
中文译文:未完成前曾点服,仍像仲由的袍子。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未完成之事的遗憾和不尽如人意。诗中提到的点服是指服装上的装饰点缀,未完成前诗人如同点缀未完成的服装,仍然有一种不完整的感觉。仲由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他的袍子非常美丽,因此诗人借用仲由的袍子来比喻自己未完成之事的不完美。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完成之事的遗憾和不满意。他认为自己未完成之事就像是没有点缀完成的服装,仍然感觉不完整。通过借用仲由的袍子来比喻,诗人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得更为生动。这种遗憾的情感引发了人们对自身未完成之事的思考,激起了对完美和成就的追求。

斗食尘埃愧,束书灯火劳。
中文译文:与斗争食尘埃相比,束书灯火的劳苦可羞。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劳苦工作的自豪和自卑。斗食是指为了生计而奋斗,尘埃是指尘土,这里表示艰苦的劳作。束书灯火指的是熬夜读书的辛苦和劳累。诗人认为自己的劳动相比于为生计而奋斗的人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感到自己的劳苦可羞。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态度和情感。他对自己为了学习而付出的劳苦感到自豪,但与为了生计而奋斗的人相比起来,他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通过对斗食与束书灯火的对比,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劳动和奋斗的思考。他认为自己的努力虽然辛苦,但相对于那些为了生存而奋斗的人们来说,仍然是微不足道的。这种自豪和自卑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思。

丁丁几樵斧,泛泛一渔舠。
中文译文:丁丁几声樵斧声,泛泛一只渔船。

诗意:这两句描绘了农村和渔村的生活景象。丁丁是樵斧的声音,表示樵夫正在砍柴。泛泛是指船行驶的声音,这里表示渔船在水上漂浮。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声音和景象,展现了农村和渔村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赏析:这两句通过声音和景象的描绘,展示了农村和渔村的生活场景。樵斧的声音和渔船的行驶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自然的氛围。诗人通过这种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这也是对农村和渔村生活的一种赞美,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雨脚》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瞬息万变,以及对未完成之事的遗憾和不满意。诗人通过对劳动和奋斗的思考,展现了自己的自豪和自卑。同时,通过描绘农村和渔村的生活景象,诗人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于时间、劳动和生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束书灯火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ǔ jiǎo
雨脚

yǔ jiǎo cái néng zhù, fēng tou shū yòu gāo.
雨脚才能驻,风头倏又高。
wèi chéng céng diǎn fú, yóu yī zhòng yóu páo.
未成曾点服,犹衣仲由袍。
dòu shí chén āi kuì, shù shū dēng huǒ láo.
斗食尘埃愧,束书灯火劳。
dīng dīng jǐ qiáo fǔ.
丁丁几樵斧。
fàn fàn yī yú dāo.
泛泛一渔舠。

“束书灯火劳”平仄韵脚

拼音:shù shū dēng huǒ láo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四豪  (仄韵) 去声二十号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束书灯火劳”的相关诗句

“束书灯火劳”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束书灯火劳”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束书灯火劳”出自赵蕃的 《雨脚》,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