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向濯龙门上望”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试向濯龙门上望”全诗
试向濯龙门上望,不教车马胜南阳。
分类: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朝代:宋代
作者:王珪
水风吹殿送微凉,
竹叶金盘粽子香。
试向濯龙门上望,
不教车马胜南阳。
【中文译文】
清凉的水风吹拂着宫殿,
竹叶包裹的金色盘子里散发着粽子的香气。
我试着朝着濯龙门的方向仰望,
却不愿让车马的喧嚣胜过南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宰相王珪创作的《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它描绘了端午节时节的景象,并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第一句描述了水风轻轻吹拂宫殿,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这里的"水风"可以被视为夏季的微风,为炎热的季节带来了些许凉意。整个景象都充满了宁静和舒适。
接着,诗人提到了用竹叶包裹的金色盘子里的粽子,这是端午节的象征。粽子的香气弥散在空气中,使人感到愉悦和满足。这里通过描绘端午节特有的美食,进一步增强了诗词的节日氛围。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试图向濯龙门望去,寻找一片宁静之地。濯龙门是宫殿中的一处景点,而这里的"望"则更多地是一种心灵上的追求。诗人希望能够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
最后一句"不教车马胜南阳"表达了诗人不愿意被繁忙喧嚣的生活所累,而希望拥有南阳一般宁静的生活。南阳是古代中国的一座城市,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宁静的生活方式而闻名。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宁静、舒适和自由的向往。通过描绘端午节的景象和对比南阳的宁静,诗人表达了对繁忙都市生活的厌倦,希望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静。这种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反映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使得这首诗具有普遍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试向濯龙门上望”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uān wǔ nèi zhōng tiě zǐ cí tài shàng huáng hòu gé
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shuǐ fēng chuī diàn sòng wēi liáng, zhú yè jīn pán zòng zi xiāng.
水风吹殿送微凉,竹叶金盘粽子香。
shì xiàng zhuó lóng mén shàng wàng, bù jiào chē mǎ shèng nán yáng.
试向濯龙门上望,不教车马胜南阳。
“试向濯龙门上望”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上声十七筱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