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风定浪涛宽”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长淮风定浪涛宽”全诗
兵后人烟绝稀少,可胜战骨白如山。
分类:
作者简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九》汪元量 翻译、赏析和诗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九》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长淮河上风平浪静、湖面宽广的景象,以及在经历了战乱之后,人烟稀少的景象。诗中还提到了一种可胜战的骨骼白得如山的形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
长淮风定浪涛宽,
锦櫂摇摇上下湾。
兵后人烟绝稀少,
可胜战骨白如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湖州为背景,描绘了长淮河上的景象。风平浪静的湖面展现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长淮河宽广无垠,给人以开阔的感受。锦櫂轻轻摇摆,上下游进入湾曲之中,使人感受到了船行水上的愉悦。
然而,诗的下半部分揭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兵火过后,人烟稀少,村庄凋敝,显示出战乱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破坏和人民流离失所的景象。这种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更凸显了战乱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痛苦和不幸。
最后两句"可胜战骨白如山",通过骨骼白得如山的形象,表达了经历战乱的人们所具备的坚韧和勇敢。这种白骨如山的形象,既是对历经战争苦难的人们的赞美,也是对他们无畏精神的崇敬。
整首诗通过对湖州景象的描绘和对战乱带来的痛苦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战乱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之情。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呼唤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长淮风定浪涛宽”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qí sì shí jiǔ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九
zhǎng huái fēng dìng làng tāo kuān, jǐn zhào yáo yáo shàng xià wān.
长淮风定浪涛宽,锦櫂摇摇上下湾。
bīng hòu rén yān jué xī shǎo, kě shèng zhàn gǔ bái rú shān.
兵后人烟绝稀少,可胜战骨白如山。
“长淮风定浪涛宽”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