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条始秀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春条始秀出”全诗
春条始秀出,蠹已病其芽。
柯枯叶亦落,重寻但空槎。
朱栏犹照耀,所待已泥沙。
本不固其根,境朝谩咨嗟。
分类:
作者简介(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种牡丹》曾巩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种牡丹》是一首宋代诗词,由曾巩所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经过寒冬的种植牡丹,明年才能欣赏花朵。
春天的枝条开始展现,虫害已经侵害了芽苗。
树枝干枯的叶子也已凋落,再次寻觅只有空槎。
红色的栏杆依然照耀,但等待的只有泥沙。
本来根基并不稳固,环境的变迁让人感叹叹息。
诗意:
这首诗词以种植牡丹的过程为主线,通过描绘不同季节的景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诗人以牡丹作为隐喻,暗喻了人生的经历和命运。诗中牡丹的种植经历了冬天的寒冷、春天的复苏,但却受到了虫害的破坏,生长环境的变迁也使得牡丹的根基不稳固。这种种种变化和困境,让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常和脆弱。
赏析:
《种牡丹》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通过描绘牡丹的生长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牡丹象征着人生的经历,寄托了诗人对于命运变迁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的前两句"经冬种牡丹,明年待看花"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坚持不懈的品质,以及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牡丹的新芽,却被虫害破坏的情景,暗示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困难。
诗中的"柯枯叶亦落,重寻但空槎"表达了生活中的失望和迷茫。尽管牡丹的栏杆依然照耀,但它们等待的只有泥沙,反映了人生中的期待破灭和现实的残酷。
最后两句"本不固其根,境朝谩咨嗟"则是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脆弱性的深刻思考。牡丹的根基不稳固,暗示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境朝谩咨嗟"表达了对环境变迁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词以牡丹的生长过程为线索,通过描绘具体的景象和情境,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它通过牡丹的经历,寓意了人生中的挫折、无常和脆弱,引发读者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具有深远的意义。
“春条始秀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ǒng mǔ dān
种牡丹
jīng dōng zhǒng mǔ dān, míng nián dài kàn huā.
经冬种牡丹,明年待看花。
chūn tiáo shǐ xiù chū, dù yǐ bìng qí yá.
春条始秀出,蠹已病其芽。
kē kū yè yì luò, zhòng xún dàn kōng chá.
柯枯叶亦落,重寻但空槎。
zhū lán yóu zhào yào, suǒ dài yǐ ní shā.
朱栏犹照耀,所待已泥沙。
běn bù gù qí gēn, jìng cháo mán zī jiē.
本不固其根,境朝谩咨嗟。
“春条始秀出”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