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潭下无底”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澄潭下无底”出自宋代苏辙的《仙游潭五首·南寺》,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éng tán xià wú dǐ,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澄潭下无底”全诗

《仙游潭五首·南寺》
澄潭下无底,将渡又安能。
惯上横空木,轻生此寺僧。
晓鱼闻考考,石塔见层层。
不到殊非恶,他年记未曾。

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仙游潭五首·南寺》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仙游潭五首·南寺》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澄潭下无底,
将渡又安能。
惯上横空木,
轻生此寺僧。
晓鱼闻考考,
石塔见层层。
不到殊非恶,
他年记未曾。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辙游览仙游潭南寺时的景致和情感。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澄潭深不见底,
想要渡过又何能。
习惯攀爬蔓藤上的树木,
轻生的僧人在这座寺院中。
清晨,鱼儿欢快地跃动,
石塔层层叠叠,矗立在那里。
若不亲临其境,难以了解其美,
我将在未来记住这一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为主题,展现了苏辙对仙游潭南寺的感受和体验。

首先,诗人描述了澄潭深邃、难以触及底部的景象,暗示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境地。他提到要渡过潭水,暗示了渡过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但他自问又如何能够做到呢?这种自省和无奈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境界的渴求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

其次,诗人以横空木来形容寺院的蔓藤攀爬,表现了寺院的庄严和古老。这里的轻生指的是修行僧人,他们放下尘世的纷扰,选择轻生一种超脱尘俗的生活。这种轻生的境地使得寺院成为修行者的归宿,也让诗人心生向往。

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晨时鱼儿跃动的景象,将生动的自然场景与僧人修行相对照。鱼儿的欢快代表着自然的活力与活动,而考考则是形容鱼儿的声音。这种对自然的描绘与表现出了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氛围,也暗示着修行者在寺院中得以与自然相融合,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最后,诗人表示如果不能亲身体验仙游潭南寺的美景和修行的境界,那么就无法真正理解它的美妙之处。他希望能够在未来将这些景象和感受牢记于心,表示对这次经历的珍视和怀念。

这首诗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表现了苏辙对仙游潭南寺的向往和对修行境界的思考。同时,诗中融入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及对内心宁静与追求的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澄潭下无底”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xiān yóu tán wǔ shǒu nán sì
仙游潭五首·南寺

chéng tán xià wú dǐ, jiāng dù yòu ān néng.
澄潭下无底,将渡又安能。
guàn shàng héng kōng mù, qīng shēng cǐ sì sēng.
惯上横空木,轻生此寺僧。
xiǎo yú wén kǎo kǎo, shí tǎ jiàn céng céng.
晓鱼闻考考,石塔见层层。
bú dào shū fēi è, tā nián jì wèi zēng.
不到殊非恶,他年记未曾。

“澄潭下无底”平仄韵脚

拼音:chéng tán xià wú dǐ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八荠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澄潭下无底”的相关诗句

“澄潭下无底”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澄潭下无底”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澄潭下无底”出自苏辙的 《仙游潭五首·南寺》,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