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我霜毫作鹏翼”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化我霜毫作鹏翼”全诗
安得剡藤三千尺,书九万字无渴墨。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庭诲惠钜砚》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庭诲惠钜砚》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郭君大砚如南溟,
化我霜毫作鹏翼。
安得剡藤三千尺,
书九万字无渴墨。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名叫郭君的大砚台,黄庭坚将自己的霜毫(指毛笔)比喻为鹏翼,在这庞大的砚台上化作飞翔的鹏鸟。他表达了对大砚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书写无穷无尽的渴望。
赏析:
首联“郭君大砚如南溟,化我霜毫作鹏翼。”以自然景物来形容大砚的宏伟壮丽,南溟指南海之广阔,将大砚的规模与海洋相比。黄庭坚将自己的霜毫比作鹏翼,意味着他希望在这庞大的砚台上书写,创作出气势磅礴的文章。
接着的两句“安得剡藤三千尺,书九万字无渴墨。”表达了他对于无尽创作的渴望。剡藤是一种蔓生植物,黄庭坚希望能够获得长达三千尺的藤蔓,以此来象征无穷无尽的创作之源。他希望自己能够书写九万字,而且不会用尽墨汁,这是对创作能力和创作激情的美好期望。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黄庭坚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和渴望。他通过对大砚的赞美,表达了对于广阔创作空间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创作能力的自信和追求。这首诗词在形象描写和意境构建上都具有独特的才华,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理想和追求。
“化我霜毫作鹏翼”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ng huì huì jù yàn
庭诲惠钜砚
guō jūn dà yàn rú nán míng, huà wǒ shuāng háo zuò péng yì.
郭君大砚如南溟,化我霜毫作鹏翼。
ān dé shàn téng sān qiān chǐ, shū jiǔ wàn zì wú kě mò.
安得剡藤三千尺,书九万字无渴墨。
“化我霜毫作鹏翼”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三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