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转蓬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百年风转蓬科”全诗
著鞭莫落人後,百年风转蓬科。
分类: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再用前韵赠子勉四首》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再用前韵赠子勉四首》。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行要争光日月,
诗须皆可纵歌。
著鞭莫落人后,
百年风转蓬科。
诗意:
这首诗通过四首赠言,向受赠者表达了对其的鼓励和劝勉之情。诗人黄庭坚借用前人的韵脚,表达了对行为的追求和对诗歌创作的推崇。他提到行为要争取光耀于日月之间,诗歌则应该充满豪情壮志。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不要落后于他人,要紧握鞭策,不断奋进。最后,他以“百年风转蓬科”来形容时光的流转,意味着个人的力量和追求在漫长的岁月中可能会发生转变,因此应该珍惜当下,抓住机遇。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黄庭坚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受赠者的鼓励和期望。诗中运用了对行为和诗歌创作的双重赞美,体现了宋代士人对行为和文学的重视。行为上的努力和追求被比喻为争光于日月之间,诗歌则被认为是一种能够自由展现情感和抒发豪情的艺术形式。诗人强调了不要落后于他人,要时刻保持进取的姿态,用“著鞭莫落人后”来形容这种奋发向前的精神。最后的“百年风转蓬科”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个人命运的变迁,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抓住机遇,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鼓舞人心,表达了黄庭坚对时代精神和个人追求的理解。
“百年风转蓬科”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ài yòng qián yùn zèng zi miǎn sì shǒu
再用前韵赠子勉四首
xíng yào zhēng guāng rì yuè, shī xū jiē kě hóng gē.
行要争光日月,诗须皆可紘歌。
zhe biān mò luò rén hòu, bǎi nián fēng zhuǎn péng kē.
著鞭莫落人後,百年风转蓬科。
“百年风转蓬科”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