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自终夕叫”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亦自终夕叫”出自宋代苏轼的《定惠院顒师为余竹下开啸轩》,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zì zhōng xī jiào,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亦自终夕叫”全诗

《定惠院顒师为余竹下开啸轩》
啼鴃催天明,喧喧相诋谯。
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
饮风蝉至洁,长吟不改调。
食土蚓无肠,亦自终夕叫
鸢贪声最鄙,鹊喜意可料。
皆缘不平鸣,恸哭等嬉笑。
阮生已粗率,孙子亦未妙。
道人开此轩,清坐默自照。
冲风振河海,不能号无窍。
累尽吾何言,风来竹自啸。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定惠院顒师为余竹下开啸轩》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定惠院顒师为余竹下开啸轩》是苏轼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啼鸟催天明,喧喧相诋谯。
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
饮风蝉至洁,长吟不改调。
食土蚓无肠,亦自终夕叫。
鸢贪声最鄙,鹊喜意可料。
皆缘不平鸣,恸哭等嬉笑。
阮生已粗率,孙子亦未妙。
道人开此轩,清坐默自照。
冲风振河海,不能号无窍。
累尽吾何言,风来竹自啸。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静谧的场景,苏轼坐在竹下的开啸轩中,倾听着自然界各种声音,思考着生命的哲理。

这首诗词的意境主要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声音来表达。苏轼描述了黎明时分鸟儿的啼鸣,早晨的喧嚣声,暗夜中蟋蟀的啜泣声以及蚯蚓的叫声。他指出即使是风蝉鸣叫也是如此纯粹,长吟不变。苏轼观察到自然界中不同动物的声音,通过对比鸢和鹊对声音的态度,表达了人们不同的情感和行为。他认为这些声音都源于生命的不平等,有的是悲伤和恸哭,有的是嬉笑和喜悦。他也批评了人们的行为,认为有些人像阮籍一样粗鲁,甚至连他的孙子也没有才情。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中,苏轼默默地坐着,思考着自己的内心,但他也意识到自己无法像风一样振动河海,无法像竹子那样自由地吟唱。最后,他表示自己无法言尽心中的感受,只能让风来吹过竹林,让竹子自己发出啸声。

这首诗词以自然界中的声音为线索,通过对比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批判。它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由和纯真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亦自终夕叫”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ìng huì yuàn yóng shī wèi yú zhú xià kāi xiào xuān
定惠院顒师为余竹下开啸轩

tí jué cuī tiān míng, xuān xuān xiāng dǐ qiáo.
啼鴃催天明,喧喧相诋谯。
àn qióng qì yè yǒng, jī jī zì xiāng diào.
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
yǐn fēng chán zhì jié, cháng yín bù gǎi diào.
饮风蝉至洁,长吟不改调。
shí tǔ yǐn wú cháng, yì zì zhōng xī jiào.
食土蚓无肠,亦自终夕叫。
yuān tān shēng zuì bǐ, què xǐ yì kě liào.
鸢贪声最鄙,鹊喜意可料。
jiē yuán bù píng míng, tòng kū děng xī xiào.
皆缘不平鸣,恸哭等嬉笑。
ruǎn shēng yǐ cū shuài, sūn zi yì wèi miào.
阮生已粗率,孙子亦未妙。
dào rén kāi cǐ xuān, qīng zuò mò zì zhào.
道人开此轩,清坐默自照。
chōng fēng zhèn hé hǎi, bù néng hào wú qiào.
冲风振河海,不能号无窍。
lèi jǐn wú hé yán, fēng lái zhú zì xiào.
累尽吾何言,风来竹自啸。

“亦自终夕叫”平仄韵脚

拼音:yì zì zhōng xī jiào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八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亦自终夕叫”的相关诗句

“亦自终夕叫”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亦自终夕叫”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亦自终夕叫”出自苏轼的 《定惠院顒师为余竹下开啸轩》,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