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英不比春花落”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秋英不比春花落”全诗
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残句秋英不比春花落》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残句秋英不比春花落》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子细看。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秋英(指秋天的花朵)与春花在美丽与凋零方面的不同,作者呼唤读者细心观察并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方式描绘了秋英和春花的不同魅力。秋英是指秋天开放的花朵,它们与春天的花相比有着不同的美丽和凋零方式。苏轼通过这个对比,试图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观察。
在这首诗词中,苏轼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秋英和春花的观察和比较。他说“秋英不比春花落”,意思是秋天的花儿虽然不如春天的花那样纷繁盛开,但它们在凋零时也有自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这种观点反映了苏轼对自然界变化和美的敏感和洞察力。
通过呼唤读者“子细看”,苏轼希望读者能够仔细观察秋英的美和凋零,体味其中的细腻和独特之处。这种观察和思考的态度也可以视为苏轼对人生和自然的关注,他鼓励读者以细致入微的眼光去欣赏世界,发现其中的美和价值。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秋英和春花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传达了他对读者的呼唤,希望读者以细腻的眼光去欣赏世界的美和变化。它展现了苏轼对自然和生命的敏感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秋英不比春花落”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án jù qiū yīng bù bǐ chūn huā luò
残句秋英不比春花落
qiū yīng bù bǐ chūn huā luò, shuō yǔ shī rén zǐ xì kàn.
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子细看。
“秋英不比春花落”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