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代词的成语 (24个)
-
1
听之任之
- 成语拼音:
- tīng zhī rèn zhī
- 成语解释:
- 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听:听凭;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物。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
-
2
持之以恒
- 成语拼音:
- chí zhī yǐ héng
- 成语解释:
-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 成语出处:
- 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
3
言之成理
- 成语拼音:
- yán zhī chéng lǐ
- 成语解释:
- 之:代词;指所说的事。讲话讲得合乎道理。也作“言之有理”。
- 成语出处:
- 先秦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
4
出其不意
- 成语拼音:
- chū qí bù yì
- 成语解释:
-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意料到。原指作战时;在对方料想不到或没有准备时;进行突然袭击。现泛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 成语出处:
-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5
处之泰然
- 成语拼音:
- chǔ zhī tài rán
- 成语解释: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
6
处之怡然
- 成语拼音:
- chǔ zhī yí rán
- 成语解释:
- 处:处理;之:代词;怡然:安适愉快。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很安适愉快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至日,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处之怡然。”
-
7
处之夷然
- 成语拼音:
- chǔ zhī yí rán
- 成语解释: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夷然:坦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
- 成语出处:
- 《晋书·王承传》:“承每遇艰险,处之夷然。”
-
8
放之四海而皆准
- 成语拼音:
-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 成语解释:
- 放:放置;之:代词;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原指孝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人们奉行的准则。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
9
躬逢其盛
- 成语拼音:
- gōng féng qí shèng
- 成语解释:
- 躬:亲自,亲身;逢:赶上;其:代词;盛:盛况。指亲身参加了那个盛会或盛举
- 成语出处:
- 唐 王勃《滕王阁序》:“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
10
攻其无备
- 成语拼音:
- gōng qí wú bèi
- 成语解释:
- 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 成语出处:
-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11
呼之或出
- 成语拼音:
- hū zhī huò chū
- 成语解释:
- 呼:招呼;之: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形容所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也指人选已酝酿成熟,即将就任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郭忠恕画赞序》:“空蒙寂历,烟雨灭没,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
12
恨之切骨
- 成语拼音:
- hèn zhī qiē gǔ
- 成语解释:
-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形容痛恨到极点
- 成语出处: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只要朝廷稍加激动,十万之众不难指日集合。”
-
13
恨之入骨
- 成语拼音:
- hèn zhī rù gǔ
- 成语解释:
-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 成语出处:
- 晋 葛洪《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
14
呼之欲出
- 成语拼音:
- hū zhī yù chū
- 成语解释:
- 呼:招呼;之: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欲:就要。指好像叫他一声;他就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十分生动。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郭忠恕画赞序》:“空蒙寂历,烟雨灭没,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
15
灭此朝食
- 成语拼音:
- miè cǐ zhāo shí
- 成语解释:
- 此:代词;指敌人;朝食:吃早饭。意思是消灭了这伙敌人再吃早饭。表示消灭敌人的急切心情或对敌人的仇恨蔑视。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
16
偶一为之
- 成语拼音:
- ǒu yī wéi zhī
- 成语解释: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成语出处:
- 宋 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
17
其乐融融
- 成语拼音:
- qí lè róng róng
- 成语解释:
- 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形容十分欢乐、和睦
- 成语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
18
绳之以法
- 成语拼音:
- shéng zhī yǐ fǎ
- 成语解释:
-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 成语出处:
- 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
19
推之四海而皆准
- 成语拼音:
- tuī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 成语解释:
- 之:代词,指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
20
心向往之
- 成语拼音:
- xīn xiàng wǎng zhī
- 成语解释:
- 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向往:想望;之:古汉语代词。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 关于代词的成语 形容代词的成语 描述代词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