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的成语 (66个)
-
1
胡肥锺瘦
- 成语拼音:
- hú féi zhōng shòu
- 成语解释:
- 胡:三国时的胡昭;锺:三国时的锺繇。胡昭的字体肥,锺繇的字体瘦。形容书法各擅其美。
- 成语出处:
-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三国魏刘德升字君嗣,以造行书擅名,胡昭、锺繇并师其法,而胡书体肥,锺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
2
怒猊渴骥
- 成语拼音:
- nù ní kě jì
- 成语解释:
- 猊:狻猊,即狮子;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徐浩传》:“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
3
丁真楷草
- 成语拼音:
- dīng zhēn kǎi cǎo
- 成语解释:
- 丁:丁觇;楷:智楷。丁觇的隶书,智楷的草书。赞美人的书法好
- 成语出处:
-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八卷引张怀蠸《书断·中·妙品》:“智永章草,草书入妙,隶入能。兄智楷亦工草,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楷草’。”
-
4
家鸡野雉
- 成语拼音:
- jiā jī yé zhì
- 成语解释:
- 雉:野鸡。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鸡,以示贱近与贵远。亦比喻风格迥异的书法绘画等。
- 成语出处:
- 晋·何法盛《晋中兴书》第七卷:“在荆州与都下书云:‘小儿辈贱厌家鸡,爱野雉,皆进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
-
5
羊真孔草
- 成语拼音:
- yáng zhēn kǒng cǎo
- 成语解释:
- 真:真书,正楷。羊欣的正楷,孔琳的草书。指名书法
- 成语出处:
-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二卷:“羊真孔草,萧行范篆,各一时绝妙。”
-
6
沉著痛快
- 成语拼音:
- chén zhù tòng kuài
- 成语解释:
- 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
- 成语出处:
- 《法书要录》卷一引南朝 宋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
-
7
家鸡野鹜
- 成语拼音:
- jiā jī yě wù
- 成语解释:
- 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也比喻人喜爱新奇,而厌弃平常的事物。
- 成语出处:
- 晋·何法盛《晋中兴书》卷七:“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
-
8
渴骥奔泉
- 成语拼音:
- kě jì bēn quán
- 成语解释:
- 骥:骏马。如同骏马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 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
9
群鸿戏海
- 成语拼音:
- qún hóng xì hǎi
- 成语解释:
- 鸿:鸿雁;海:指大湖。象许多飞鸿在大湖里游戏一样。形容书法遒劲灵活。
- 成语出处:
-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王羲之书如群鸿戏海。”
-
10
丰筋多力
- 成语拼音:
- fēng jēn duō lì
- 成语解释:
- 丰:丰满,丰实;筋: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多:多余。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 成语出处:
- 宋·无名氏《宣和书谱》:“三国之初,字学缺然不讲,繇于是为一家法,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有云游雨骤之势。”
-
11
凤舞龙飞
- 成语拼音:
- fèng wǔ lóng fēi
- 成语解释:
- 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 成语出处:
-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只这书法也写得这等凤舞龙飞,真令人拜服。”
-
12
古肥今瘠
- 成语拼音:
- gǔ féi jīn shòu
- 成语解释:
-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 成语出处:
- 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
13
画沙印泥
- 成语拼音:
- huà shā yìn ní
- 成语解释:
- 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
- 成语出处:
- 唐·褚遂良《论书》:“用笔当如锥画沙,如沙印泥。”
-
14
渴骥怒猊
- 成语拼音:
- kě jì nù ní
- 成语解释:
- 骥:骏马;猊:狻猊,即狮子。如愤怒的狮子踢开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 成语出处: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书法精妙,如渴骥怒猊。”
-
15
鸾跂鸿惊
- 成语拼音:
- luán qí hóng jīng
- 成语解释:
- 比喻书法笔势飞举之态。
- 成语出处:
- 宋·黄伯恩《法帖刊误·王大令书上》:“才披尺许目增明,鸾跂鸿惊欲飞逝。”
-
16
颜筋柳骨
- 成语拼音:
- yán jīn liǔ gǔ
- 成语解释:
- 颜: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也泛称书法极佳。
- 成语出处:
- 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
17
右军习气
- 成语拼音:
- yòu jūn xí qì
- 成语解释:
- 右军: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比喻一味摹拟古人,不能自创一格。
- 成语出处:
- 清·宋曹《书法约言》:“既脱天腕,仍养于心,方无右军习气。”
-
18
临池学书
- 成语拼音:
- lín chí xué shū
- 成语解释:
- 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 成语出处:
- 《晋书 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
19
柳骨颜筋
- 成语拼音:
- jiǔ gǔ yán jīn
- 成语解释:
- 唐·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后因以之称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
- 成语出处: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
-
20
力透纸背
- 成语拼音:
- lì tòu zhǐ bèi
- 成语解释:
- 力:笔力。透:穿过。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力。
- 成语出处:
- 唐 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 关于书法的成语 形容书法的成语 描述书法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