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 (38036个)
-
781
巴高望上
- 成语拼音:
- bā gāo wàng shàng
- 成语解释:
-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
-
782
兵贵先声
- 成语拼音:
- bīng guì xiān shēng
- 成语解释:
- 指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势镇慑敌人。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
783
北郭先生
- 成语拼音:
- běi guō xiān shēng
- 成语解释:
- 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 成语出处:
- 《韩诗外传》卷九载,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后汉书 方术传 廖扶》载,廖扶感父以法丧身,惮为吏,终身不仕,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
-
784
班功行赏
- 成语拼音:
- bān gōng xíng shǎng
- 成语解释:
- 班:排列等级,依次。按照功劳大小,依次给予赏赐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云传》:“举厝至重,不可不慎。班功行赏,宜应其实。”
-
785
背公向私
- 成语拼音:
- bèi gōng xiàng sī
- 成语解释:
-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 成语出处:
- 《宋书 百官志下》:“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
786
稗官小说
- 成语拼音:
- bài guān xiǎo shuō
- 成语解释:
- 即野史小说,街谈巷说之言。
- 成语出处:
- 明 唐顺之《仪宾立公墓志铭》:“盖自诸史百家星官堪舆道书释经,下至稗官小说,皆能陟其津涯而发之诗歌。”
-
787
变古易常
- 成语拼音:
- biàn gǔ yì cháng
- 成语解释:
- 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
- 成语出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
788
变故易常
- 成语拼音:
- biàn gǔ yì cháng
- 成语解释:
-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准则
- 成语出处:
- 《逸周书 史记》:“好变故易常者亡,昔阳氏之君,自伐而好变,事无故业,官无定位,民运于下,阳氏以亡。”
-
789
病国殃民
- 成语拼音:
- bìng guó yāng mín
- 成语解释:
- 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 成语出处:
-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
-
790
不顾一切
- 成语拼音:
- bù gù yī qiè
- 成语解释:
-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 成语出处:
- 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
791
悲歌易水
- 成语拼音:
- bēi gē yì shuǐ
- 成语解释:
- 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 成语出处:
- 见“悲歌击筑”。
-
792
悲观厌世
- 成语拼音:
- bēi guān yàn shì
- 成语解释:
- 厌世:厌弃人世。指对生活失去信心;精神颓丧;厌弃人世。
- 成语出处:
-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们的作品就只是暴露黑暗,被称为‘暴露文学’,还有简直是专门宣传悲观厌世的。”
-
793
变古易俗
- 成语拼音:
- biàn gǔ yì sú
- 成语解释:
-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
- 成语出处:
- 《楚辞 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
794
稗官野史
- 成语拼音:
- bài guān yě shǐ
- 成语解释:
- 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省览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
- 成语出处: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话说世间稗官野史中,多有记载那遇神、遇仙、遇鬼、遇怪,情欲相感之事。”
-
795
背公营私
- 成语拼音:
- bèi gōng yíng sī
- 成语解释:
-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
- 成语出处:
- 宋 张商英《护法论》:“今背公营私者侵渔不已。”
-
796
笔耕砚田
- 成语拼音:
- bǐ gēng yàn tián
- 成语解释:
- 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 成语出处:
- 南朝 梁 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
797
不苟言笑
- 成语拼音:
- bù gǒu yán xiào
- 成语解释:
-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
798
不攻自拔
- 成语拼音:
- bù gōng zì bá
- 成语解释:
- 拔:攻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
- 成语出处:
- 《梁书·武帝纪》:“粮食既足,士众稍多,围守两城,不攻自拔,天下之事,卧取之耳。”
-
799
不敢造次
- 成语拼音:
- bù gǎn zào cì
- 成语解释:
- 造次:仓促、鲁莽轻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
- 成语出处: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
800
白圭之玷
- 成语拼音:
- bái guī zhī diàn
- 成语解释:
- 圭:古代行礼时用的玉器;玷:白玉上的斑点。比喻好人的缺点。
- 成语出处:
- 《诗经 大雅 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