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的成语 (1050个)

821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成语拼音:
xiù cái zào fǎn,sān nián bù chéng
成语解释:
秀才:指儒生。秀才反叛朝廷,多年也难以成功。形容知识分子软弱无力,摇摆不定,做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无论他们有没有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实有其事,且派个人去查一查,看他们为何作此举动,再作道理。”
822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成语拼音:
xiōng dì xì qiáng,wài yù qí wǔ
成语解释: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0回:“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82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成语拼音:
xué ér bù yàn,huì rén bù juàn
成语解释:
厌:通“魇”,满足;诲:教导。坚持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824

香饵之下,必有死鱼

成语拼音:
xiāng ěr zhī xià,bì yǒu sǐ yú
成语解释:
饵:引鱼上钩的食物。指鱼必为贪食而上钩
成语出处:
《三略·上略》:“香饵之下,必有死鱼;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825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成语拼音:
xué fēi suǒ yòng,yòng fēi suǒ xué
成语解释:
所学的不是实际工作所用的,有用的又没有学。指学和用脱节背离
成语出处:
《明史·叶伯巨传》:“比到京师,而除官多以貌选,所学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学。”
826

闲话休题,书归正传

成语拼音:
xián huà xiū tí,shū guī zhèng zhuàn
成语解释:
题:通“提”,提说。指不要紧的话不必说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
成语出处:
鲁迅《呐喊·阿Q正传》:“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书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
827

闲话休提,书归正传

成语拼音:
xián huà xiū tí,shū guī zhèng zhuàn
成语解释:
提:提说。指不要紧的话不必说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
成语出处:
王朝闻《论凤姐》第16章:“闲话休提,书归正传;看来袭人自己,日子也并不太好过。”
828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成语拼音:
xiōng huái zǔ guó,fàng yǎn shì jiè
成语解释:
怀:怀藏。胸中怀藏祖国,眼光要放远到全世界
成语出处:
张双林《解读北京人》:“上海人过于讲实惠,讲自家的事,而北京人确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829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成语拼音:
xíng mài mǐ mǐ,zhōng xīn yáo yáo
成语解释:
行迈:走路;靡靡:行步迟缓;摇摇:心神不安。走路慢吞吞,心中摇荡荡。形容心情沉重惶惑
成语出处: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830

相门有相,将门有将

成语拼音:
xiàng mén yǒu xiàng,jiàng mén yǒu jiàng
成语解释:
相:宰相、丞相、相国。指宰相和大将之家的子孙能够继承父业,有将相的才能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831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成语拼音:
xú niáng bàn lǎo,fēng yùn yóu cún
成语解释: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832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成语拼音:
xuá rú bù jí,yóu kǒng shī zhī
成语解释: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成语出处:
《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833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成语拼音:
xué rú niú máo,chéng rú lín jiǎo
成语解释: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学的人很多,学成的人极少。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
成语出处:
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第13卷:“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蒋之《万机论》。”
834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成语拼音:
xué shū bù chéng,xué jiàn bù chéng
成语解释: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羽)少,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835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成语拼音:
xiāng shì ér xiào,mò nì yú xīn
成语解释: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成语出处:
《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836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成语拼音:
xiǎo shí liǎo liǎo,dà wèi bì jiā
成语解释:
了了:聪明伶俐,明白事理。指人少年时聪明,长大后不一定有出息
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837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成语拼音:
xiū wù zhī xīn,rén jiē yǒu zhī
成语解释:
羞:羞愧;恶:耻。羞耻的心情,人人都会有的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838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成语拼音:
xī xiào nù mà,jiē chéng wén zhāng
成语解释:
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之一:“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839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成语拼音:
xīng xīng zhī huǒ,suì chéng liáo yuán
成语解释:
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赖奸徒窜入其中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840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成语拼音:
xīng xīng zhī huǒ,kě yǐ liáo yuán
成语解释:
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成语出处: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张鸿《续孽海花》第57回:“你不轻视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晓得怎么结局呢!”
* 八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