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句 (1179个)

901

卧榻之侧,岂容酣睡

成语拼音:
wò tà zhī cè,qǐ róng hān shuì
成语解释:
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6回:“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902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成语拼音:
wò tà zhī cè,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
成语解释:
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成语出处:
宋·岳珂《徐铉入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
903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成语拼音:
wò tà zhī páng,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
成语解释:
自己的床铺边,怎幺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成语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5回:“昔人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养痈致患',猝然一发,势若燎原矣。”
904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成语拼音:
wēi wǔ bù néng qū,pín jiàn bù néng yí
成语解释:
威武:武力;贱:地位低。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不因贫贱而改变节操
成语出处:
鲁迅《记苏联版画展览会》:“而且证明了我们中国,确有许多‘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必说真话的人们。”
90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成语拼音:
wù yǐ è xiǎo ér wéi zhī,wù yǐ shàn xiǎo ér bù wéi
成语解释:
勿:不要;为:做。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
成语出处:
《诸葛亮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906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成语拼音:
wèi yuān qū yú,wèi cóng qū què
成语解释:
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同“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成语出处:
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大小文武官员,都是助纣为虐,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甚非计也。”
907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成语拼音:
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
成语解释:
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成语出处:
《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908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成语拼音:
wáng zǐ fàn fǎ,shù mín tóng zuì
成语解释:
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
成语出处:
《野叟曝言》第六七回:“众人都道说那里话,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是因奸杀命的事,既犯到官,还有活命的吗。”
909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成语拼音:
xíng bù gēng míng,zuò bù gǎi xìng
成语解释:
表示自己是个硬汉,对别人毫无隐瞒。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
910

行不愧影,寝不愧衾

成语拼音:
xíng bù kuì yǐng,qǐn bù kuì qīn
成语解释:
影:影子;衾:被子。走路没有对不起影子,睡觉没有对不起被子。形容日夜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毫无愧欠之处
成语出处:
《宋史·儒林传·蔡元定》:“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
911

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成语拼音:
xīn cún gāo guān,zhì zài jù fù
成语解释:
存:想念。一心想做高官,大富大贵
成语出处:
明·李贽《焚书·又与焦弱侯》:“彼以为周、程、张、朱者,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912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成语拼音:
xué chéng wén wǔ yì,huò yǔ dì wáng jiā
成语解释:
艺:技艺;货:财物。学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赏识重用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9卷:“陈辛曰:‘我正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数日,去赴选场,偕众伺候挂榜。”
913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成语拼音:
xiù cái zào fǎn,sān nián bù chéng
成语解释:
秀才:指儒生。秀才反叛朝廷,多年也难以成功。形容知识分子软弱无力,摇摆不定,做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无论他们有没有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实有其事,且派个人去查一查,看他们为何作此举动,再作道理。”
914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成语拼音:
xiōng dì xì qiáng,wài yù qí wǔ
成语解释: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成语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0回:“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915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成语拼音: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
成语解释: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916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成语拼音:
xué ér bù yàn,huì rén bù juàn
成语解释:
厌:通“魇”,满足;诲:教导。坚持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17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成语拼音:
xì fǎ rén rén huì biàn,gè yǒu qiǎo miào bù tóng
成语解释:
比喻为人做事像变戏法一样,各有各的巧妙之处
成语出处:
鲁迅《现代史》:“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其实是许多年间,总是这一套,也总有人看。”
918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成语拼音:
xué fēi suǒ yòng,yòng fēi suǒ xué
成语解释:
所学的不是实际工作所用的,有用的又没有学。指学和用脱节背离
成语出处:
《明史·叶伯巨传》:“比到京师,而除官多以貌选,所学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学。”
919

雄赳赳,气昂昂

成语拼音:
xióng jiū jiū,qì áng áng
成语解释:
赳赳:雄壮勇武;昂昂:气概轩昂。指人雄壮勇武,气宇轩昂的样子
成语出处:
元·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则你那雄赳赳,气昂昂,身凛凛,貌堂堂。”
920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成语拼音:
xíng mài mǐ mǐ,zhōng xīn yáo yáo
成语解释:
行迈:走路;靡靡:行步迟缓;摇摇:心神不安。走路慢吞吞,心中摇荡荡。形容心情沉重惶惑
成语出处: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 上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