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怎么读 襲的意思

“襲”字共有1个读音: [xí]  
襲
汉字
读音 [xí]
注音 ㄒㄧˊ
部首 [衣]  衣字旁
笔画 总笔画:23 部外:17
异体字 𧟟 𧟛 𥫄
字形结构 上下结构
简体字形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8972
其它编码 五笔:uege 仓颉:ypyhv 郑码:sisr 四角:01732
笔顺编码 4143125111515111413534
笔顺笔画 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フ一フ一一一丶一ノフノ丶
笔顺名称 点 横 点 撇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横 竖折撇/竖折折 横 竖弯钩 横 横 横 点 横 撇 竖提 撇 捺

襲字的意思

同“”。

襲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í ㄒㄧˊ

 ◎ 同“”。

英语 raid, attack; inherit

德语 beerben, erben ,Raubzug (S)​,Xi (Eig, Fam)

法语 attaquer par surprise,assaillir,un ensemble (vêtements)​

襲字的详细解释

襲字的辞典解释

袭ㄒㄧˊxí 名

死者所穿的衣服,衣襟在左。《说文解字·衣部》:「袭,左衽袍。」

量词。计算成套的衣服或被褥的单位。《史记·卷四三·赵世家》:「赐相国衣二袭。」《汉书·卷七·昭帝纪》:「有不幸者,赐衣被一袭。」

姓。如晋代有袭元之。

为死者穿衣服。汉·刘熙《释名·释丧制》:「衣尸曰袭。袭,匝也。以衣周匝,覆衣之也。」

加一件外衣。《礼记·内则》:「寒不敢袭,痒不敢搔。」

穿上。《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袭朝服,乘法驾。」宋·苏轼〈和陶归去来兮辞〉:「岂袭裘而念葛,盖得称而丧微。」

重复、重叠。《左传·哀公十年》:「吾卜于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袭吉。」《淮南子·泛论》:「此圣人所以重仁袭恩。」

因循。如:「沿袭」、「因袭」。《史记·卷二四·乐书》:「五帝三王,乐各殊名,示不相袭。」《文选·陆机·文赋》:「或袭故而弥新,或沿浊而更清。」

继承、接受。如:「世袭」。《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故袭天禄,子孙赖之。」

趁人不备而攻击。如:「偷袭」、「侵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及至、扑向。如:「春风袭面」、「凉意袭人」。《楚辞·屈原·九歌·少司命》:「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

调和。《淮南子·天文》:「天地之袭精为阴阳。」汉·高诱·注:「袭,合也;精,气也。」

康熙字典解释

襲【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古文〕㦻𧟛褶《唐韻》《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席入切,𠀤音習。《玉篇》重衣也。《禮·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服之襲也,充美也。

又《樂記》周還裼襲,禮之文也。

又《通鑑》趙烈侯賜公仲連衣二襲。《註》上下皆具曰襲。

又《說文》左袵袍也。

又服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襲朝服。

又合也。《周語》朕夢協于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

又因也。《禮·曲禮》卜筮不相襲。

又重也。《左傳·哀十年》卜不襲吉。

又入也。《晉語》大國道小國襲焉曰服,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

又受也。《左傳·昭二十八年》故襲天祿,子孫受之。

又掩其不備也。《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又雜襲,雜沓也。《前漢·蒯通傳》魚鱗雜襲,飄至風起。

又姓。《通志·氏族略》晉有隱士襲元之。《南史》有襲蔿。《玉篇》籀文作𧟟。《篇海》又作𧟛。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襲【卷八】【衣部】

左衽袍。从衣,龖省聲。𧟟,籒文襲不省。似入切〖注〗㦻、褶、𧟛,古文。

说文解字注

(襲)𠂇衽袍。小斂大斂之前衣死者謂之襲。士䘮禮。乃襲三稱。注曰。遷尸於襲上而衣之。凡衣死者。左衽不紐。按喪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襲亦左衽不紐也。袍、褻衣也。記曰。纊爲繭。緼爲袍也。許曰。袍、襺也。士喪禮。襲衣有爵弁服、皮弁服、褖衣。注。褖衣所以表袍者。子羔之襲繭衣裳與稅衣爲一是也。斂始於襲。襲始於袍。故單言袍也。襲字引申爲凡揜襲之用。若記曰帛爲褶。士喪禮古文作襲。叚借字也。喪大記、玉藻用禮今文作褶。注曰。褶、袷也。有表裏而無著。許依古文禮。故不收褶字。凡經典重襲之義。如筮襲于夢。武王所用。祥襲則行。不襲則增。修德而改⺊。皆當作褶。褶義之引申。从衣。龖省聲。似入切。七部。

(𧟟)籒文襲不省。

襲字组词

* 网站为您提供襲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释,以及汉字的字形结构、编码、部首、笔顺、组词、造句和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