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词(共3159首)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821 《东楼招客夜饮》 唐·白居易

莫辞数数醉东楼,除醉无因破得愁。
唯有绿樽红烛下,暂时不似在忠州。

822 《送萧处士游黔南》 唐·白居易

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
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
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

823 《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 唐·白居易

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
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
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
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

824 《东城春意》 唐·白居易

风软云不动,郡城东北隅。
晚来春澹澹,天气似京都。
弦管随宜有,杯觞不道无。
其如亲故远,无可共欢娱。

825 《对镜吟》 唐·白居易

闲看明镜坐清晨,多病姿容半老身。
谁论情性乖时事,自想形骸非贵人。
三殿失恩宜放弃,九宫推命合漂沦。
如今所得须甘分,腰佩银龟朱两轮。

826 《初著刺史绯,答友人见赠》 唐·白居易

故人安慰善为辞,五十专城道未迟。
徒使花袍红似火,其如蓬鬓白成丝。
且贪薄俸君应惜,不称衰容我自知。
银印可怜将底用,只堪归舍吓妻儿。

827 《吴宫辞》 唐·白居易

一入吴王殿,无人睹翠娥。
楼高时见舞,宫静夜闻歌。
半露胸如雪,斜回脸似波。
妍媸各有分,谁敢妒恩多。

828 《三月三日怀微之》 唐·白居易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暗销。
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829 《山枇杷》 唐·白居易

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
火树风来翻绛焰,琼枝日出晒红纱。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

830 《答微之》 唐·白居易

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
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831 《衰病》 唐·白居易

老辞游冶寻花伴,病别荒狂旧酒徒。
更恐五年三岁后,些些谭笑亦应无。

832 《点额鱼》 唐·白居易

龙门点额意何如,红尾青鬐却返初。
见说在天行雨苦,为龙未必胜为鱼。

相思

833 《题韦家泉池》 唐·白居易

泉落青山出白云,萦村绕郭几家分。
自从引作池中水,深浅方圆一任君。

834 《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唐·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女子宫怨

835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唐·白居易

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
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
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

836 《江南谪居十韵》 唐·白居易

自哂沉冥客,曾为献纳臣。
壮心徒许国,薄命不如人。
才展凌云翅,俄成失水鳞。
葵枯犹向日,蓬断即辞春。

837 《除忠州,寄谢崔相公》 唐·白居易

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嘘生翅见情深。
剑锋缺折难冲斗,桐尾烧焦岂望琴。
感旧两行年老泪,酬恩一寸岁寒心。
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

838 《问韦山人山甫》 唐·白居易

身名身事两蹉跎,试就先生问若何。
从此神仙学得否,白须虽有未为多。

高中古诗地名咏史

839 《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 唐·白居易

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
但知潇洒疏朝市,不要崎岖隐姓名。
尽日观鱼临涧坐,有时随鹿上山行。
谁能抛得人间事,来共腾腾过此生。

840 《寄微之》 唐·白居易

帝城行乐日纷纷,天畔穷愁我与君。
秦女笑歌春不见,巴猿啼哭夜常闻。
何处琵琶弦似语,谁家呙堕髻如云。
人生多少欢娱事,那独千分无一分。

羁旅写景抒情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