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鸾鸟的诗词(243首)

161 《晦日稍次山谷》 明·林敏

清溪殊险豁,石濑何淙淙。
寻源竟莫测,又复上几重。
行处众壑尽,望中天影空。
于焉倏含景,水木相玲珑。

162 《玉女潭题赠吏史部恭甫》 明·陆师道

玉阳古洞天,名是神仙宅。
因君地始显,令人思俱逸。
玉冈绕鸾鹄,云庄艺芝术。
修廊俯大观,列卦开玄室。

163 《宣和玉磬歌为祠山道士作》 明·马之骏

瑶昆出水水寒腻,昆吾刻作宣和字。
哀音射波龙子啼,如诉东京梦华事。
殿前衮衣方羽衣,翠游黼座丹碧辉。
灵素大言请群后,三山鸾鹤同鸡飞。

164 《燕京篇》 明·欧大任

万年天府国,佳气满燕州。
锦绣三千里,金银十二楼。
医闾作镇连恒岳,太行苍苍尽幽朔。
环流瀛海入扶桑,襟带滹沱出新漷。

165 《七月十五夜醉卧三贤阁梦玉山隐君会稽外史与》 明·琦元璞

中语以记神交云耳龙门与天通,鸟道当绝壁。
青天挂石镜,倒影太湖碧。
飞亭压清湍,幽谷时游观。
千崖古雪积,六月松风寒。

166 《追和杨眉庵次韵李义山无题诗五首》 明·沈愚

油壁香车几度来,赤阑桥畔起惊雷。
梦随暮雨阳台去,愁踏春波洛浦回。
青鸟衔书通密意,彩鸾留咏惜奇才。
苦心一寸如红烛,总遣烧残未作灰。
¤

167 《移家湖上作》 明·王懋明

夙昔厌喧扰,湖堧聊聚庐。
五柳阴到门,客子携家初。
欢言治隐计,织屦兼艺蔬。
妻孥哂荒陋,而我良自舒。

168 《滕用亨诸篆体歌》 明·王行

维周大篆成史籀,宣圣传经制蝌蚪。
总因仓颉见鸟迹,象形置书变来久。
李斯小篆类玉箸,钟鼎鱼虫分众手。
碧霄鸾凤漫回翔,沧海蛟螭互蟠纽。

169 《杨孟载画竹》 明·徐贲

江南看竹不为罕,水郭山村常种满。
东里千竿绕佛亭,西邻万本连书馆。
密叶分阴小阁深,斜枝度影虚帘短。
萧疏夜月翠羽凉,摇曳南风鸟声暖。

170 《谢临川游山》 明·张之象

客行旷登览,羁心展游陟。
裹粮度瑶岑,振衣寻石室。
源深洞屡迷,径险岩逾密。
重林散轻雾,绝壁映初日。

171 《寄题玉山诗一百韵》 明·张仲举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
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
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172 《半生行》 明·郑琰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
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
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173 《钱舜举金碧山水图》 明·周玄

风土邻巴国,山河枕蜀城。
层流九折转,积石七盘横。
树影分萤槛,崖光护鸟楹。
绛云全抹曙,紫磴半牵晴。

174 《娄东述怀寄示龙门上人玉山居士》 明·邾经

寂寞娄东寺,经过岁暮时。
后凋霜柏古,乱点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龙门得老琦。
十年今几遇,早岁故相知。

175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176 《禽虫十二章》 唐·白居易

燕违戊己鹊避岁,兹事因何羽族知?
疑有凤王颁鸟历,一时一日不参差。
[不知其然也。
燕衔泥常避戊己日,鹊巢口常避太

177 《和陶拟古九首》 宋·苏轼

黎山有幽子,形槁神独完。
负薪入城市,笑我儒衣冠。
生不闻诗书,岂知有孔颜。
翛然独往来,荣辱未易关。

178 《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 宋·苏轼

天将铲隋乱,帝遣六龙来。
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
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
长鸣视八表,扰扰万驽骀。

179 《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前客有》 宋·苏轼

?此诗为张耒作。
?天将刬隋乱,帝遣六龙来。
森然风云姿,飒爽毛骨开。
飙驰不及视,山川俨莫回。

180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 宋·秦观

洛水沄沄天上动,道人隋渠下梁宋。
宋都堤上十二亭,一一飞惊若鸾凤。
光华远继周王雅,宴喜还归鲁侯颂。
玉觞严令肃衣冠,金缕哀音绕梁栋。

* 关于鸾鸟的诗词 描写鸾鸟的诗词 带有鸾鸟的诗词 包含鸾鸟的古诗词(2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