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隐声的诗词(1287首)

981 《和僧长吉湖居五题其四·风笛》 宋·范仲淹

风引湖边笛,焉知非隐沦。
一声裂云去,明月生精神。
无为落梅调,留寄陇头人。

982 《鄱阳酬泉州曹使君见寄》 宋·范仲淹

吾生岂不幸,所禀多刚肠。
身甘一枝巢,心苦千仞翔。
志意苟天命,富贵非我望。
立谭万乘前,肝竭喉无浆。

983 《闵上人以鹭鸶二轴为寄因成二韵》 宋·林逋

閒飏粉丝荷苇外,数声惟欠叫秋阴。
虚堂隐几时悬看,增得沧州趣更深。

984 《虢略秀才以七言四韵诗为寄辄敢酬和幸惟采览》 宋·林逋

本无高亮似阳城,但爱松风入耳声。
五亩自开林下隐,一尊聊敌世间名。
交谈不远樵农客,弄翰慵夸子墨卿。
异日青冥肯回顾,夫君门族旧和羹。

985 《水调歌头·玉琯届良月》 宋·无名氏

玉琯届良月,璇极炳明星。
适当季舍,有梦应麒麟。
但愧衡门深隐,偶尔玉川添累,还解振家声。
乐章歌一阕,笔阵扫千军。

986 《黄莺儿·香梢匀蕊先回暖》 宋·无名氏

香梢匀蕊先回暖,点点胭脂轻衬。
红苞隐映疏篁,红翠相间。
方瑞雪乍晴时,爱日初添线。
五云楼上遥看,似睹溪边,仙子妆面。

987 《永裕陵歌》 宋·无名氏

升龙德,当位富春秋。
受天球。
膺骏命,玉帛走诸候。
宝阁珠楼临上苑,百卉弄春柔。

988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天柱泉》 宋·无名氏

大涤之西一穷生,源高樵者只闻声。
汲泉烹茗多甘味,内隐丹砂赤更清。

989 《依韵和胡武平怀京下游好》 宋·梅尧臣

南国易悲愁,西风起高树。
枯荷复送雨,度雁宁知数。
欲问北来音,系书复若故。
冥飞杳无迹,弋者徒有慕。

990 《送朱司封知登州》 宋·梅尧臣

驾言发夷门,东方守牟城。
城临沧海上,不厌风涛声。
海市有时望,闾屋空虚生。
车马或隐见,人物亦纵横。
变怪其若此,安知无蓬瀛。
昨日闻公说,今日闻公行。
行将劝农耕,用之卜阴晴。

991 《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 宋·梅尧臣

溪上枕剖龙卵石,蕲匠簟制蛇皮纹。
客从东方一持赠,竹色蒸青石抱云。
磨沙斲骨自含润,饱霜吊节无留尘。
京师贵豪空有力,六月耐此炎蒸剧。

992 《送樊秀才归安州》 宋·梅尧臣

开元有谪仙,酒隐向安陆。
子尝慕其人,文字不拘束。
月下每醉吟,落纸辄数幅。
今当安陆归,白酒村中熟。

993 《擢歌行》 明·高启

溶漾汉潭清,搴荷趁浪平。
船轻知体弱,簪滑见鬟倾。
落日悬江思,浮云结浦情。
去从千叶隐,归爱一花迎。
吴歈并《子夜》,谁似棹歌声?

994 《与杜进士寅登白莲阁对雨》 明·高启

远愁高树共离离,风逆潮声上浦迟。
海客市中烟起处,江僧阁外雨来时。
船归杳霭唯闻橹,店隐苍茫不见旗。
回首南朝今几寺,可堪重咏牧之诗?

995 《过保圣寺》 明·高启

隔江寒雾隐楼台,远逐钟声放艇来。
乱后不知僧已去,几堆红叶寺门开。

996 《对雪示嘉佑》 宋·王禹偁

去年看雪在商州,使君命我山寺头。
峰峦草树六百里,饥鼯冻鸟声啾啾。
山城穷陋无妓乐,何以销得骚人愁。
抱瓶自泻不待劝,乘兴一引连十瓯。

997 《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成均吴博士同年殿省柳》 宋·王禹偁

前年寒食节,待诏直内庭。
休暇百官出,独掩深严扃。
近侍不敢醉,赐酒空满瓶。
闲就通中枕,时闻索上铃。

998 《赠省钦》 宋·王禹偁

旧隐何年别翠微,瀑泉声入锁禅扉。
御前曾写八分字,天上特宣三事衣。
灯照夜庵霜後冷,鼎烹秋菌雨中肥。
终归五老峰边去,杯渡长江一锡飞。

999 《戏和寿州曾秘丞黄黄诗》 宋·王禹偁

黄黄真是小巫娥,买恐千金价不多。
别母语娇空有泪,对人声颤未成歌。
产从南国胜桃李,携去东山隐薜萝。
滁上老郎无妓女,草玄读易拟如何。

1000 《故殿中侍御史荥阳郑公》 宋·王禹偁

柱史有名迹,清才自天纵。
构思庆云合,落笔醴泉涌。
歌诗与文赋,铮铮人口讽。
扬袂入泽宫,鹄心一箭中。

* 关于隐隐声的诗词 描写隐隐声的诗词 带有隐隐声的诗词 包含隐隐声的古诗词(12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