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心的诗词(2071首)
981
《九歌 湘君》 先秦·屈原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1]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2],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3],吹参差兮谁思?
982
《九章之九 悲回风》 先秦·屈原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孰虚伪之可长?
983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985
《题池州翠光寺》 宋·岳飞
爱此倚栏干,谁同寓目閒。
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
岛树萧疏外,征帆杳霭间。
予虽江上老,心羡白云还。
986
《九曲棹歌》 宋·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988
《念奴娇 高座寺》 清·郑燮
暮云明灭,望破楼隐隐,卧钟残院。
院外青山千万叠,阶下流泉清浅。
鸦噪松廊,鼠翻经匣,僧与孤云远。
空梁蛇脱,旧巢无复归燕。
989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990
《观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991
《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徐陵
蓟北聊长望。
黄昏心独愁。
燕山对古剎。
代郡隐城楼。
屡战桥恒断。
长冰堑不流。
天云如地阵。
汉月带胡秋。
渍土泥函谷。
挼绳缚凉州。
平生燕颔相。
会自得封侯。
993
《宿灵岩寺》 宋·李冠
叠翠围僧国,幽栖孰有才。
名高仍可隐,骨俗岂宜来。
花发松香没,云销石色回。
何年脱身去,心委像前灰。
994
《偶成》 宋·王令
十日九自病,偶平还苦吟。
万金无枉志,千古有遗心。
静隐支凭几,寒搔发解簪。
南风久寂寞,谁继五弦琴。
995
《秋闺怨》 南北朝·王僧孺
斜光隐西壁,暮雀上南枝。
风来秋扇屏,月出夜镫吹。
深心起百际,遥泪非一垂。
徒劳妾辛苦,终言君不知。
996
《除夕感怀》 清·谭嗣同
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
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
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
飞光自抚将三十,山简生来忧患中。
997
《观山水障子》 宋·伍乔
功绩精妍世少伦,图时就倍用心神。
不知草木承何异,但见江山长带春。
云势似离岩底石,浪花如动岸边苹,更疑独泛渔舟者,便是其中旧隐人。
999
《范宽秋林萧寺图》 清·乾隆
禅有南宗及北宗,画家笔法与之同。
限于地气因殊风,北之巨擘华原翁。
秋山丛樾凡几重,林凹萧寺隐其中。
流泉如飞虹,是何结撰杰且雄。
故应心醉米南宫,约略境界记所逢,文殊五台叶斗峰。
* 关于隐心的诗词 描写隐心的诗词 带有隐心的诗词 包含隐心的古诗词(207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