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云别的诗词(1441首)

641 《送温台》 唐·朱放

眇眇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
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642 《送严绅游兰溪》 唐·武元衡

剡岭穷边海,君游别岭西。
暮云秋水阔,寒雨夜猿啼。
地僻秦人少,山多越路迷。
萧萧驱匹马,何处是兰溪。

643 《送陆书还吴》 唐·武元衡

君住包山下,何年入帝乡。
成名归旧业,叹别见秋光。
橘柚吴洲远,芦花楚水长。
我行经此路,京口向云阳。

644 《送李正字之蜀》 唐·武元衡

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
汉官新组绶,蜀国旧烟萝。
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
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

645 《重送白将军》 唐·武元衡

红烛芳筵惜夜分,歌楼管咽思难闻。
早知怨别人间世,不下青山老白云。

646 《送张阁老中丞持节册吊回鹘》 唐·权德舆

旌旆翩翩拥汉官,君行常得远人欢。
分职南台知礼重,辍书东观见才难。
金章玉节鸣驺远,白草黄云出塞寒。
欲散别离唯有醉,暂烦宾从驻征鞍。

647 《送句容王少府簿领赴上都》 唐·权德舆

上国路绵绵,行人候晓天。
离亭绿绮奏,乡树白云连。
江露湿征袂,山莺宜泊船。
春风若为别,相顾起尊前。

648 《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 唐·杨巨源

练思多时冰雪清,拂衣无语别书生。
莫将甲乙为前累,不废烟霄是此行。
定爱红云燃楚色,应看白雨打江声。
心期玉帐亲台位,魏勃因君说姓名。

649 《落叶送陈羽》 唐·韩愈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650 《送灵师》 唐·韩愈

佛法入中国,尔来六百年。
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
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

乐府写柳

651 《岳阳楼别窦司直》 唐·韩愈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
自古澄不清,环混无归向。

652 《西蜀送许中庸归秦赴举》 唐·陈羽

春色华阳国,秦人此别离。
驿楼横水影,乡路入花枝。
日暖莺飞好,山晴马去迟。
剑门当石隘,栈阁入云危。

653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 唐·刘禹锡

惊禽一辞巢,栖息无少安。
秋扇一离手,流尘蔽霜纨。
故侣不可追,凉风日已寒。
远逢杜陵士,别尽平生欢。

654 《送元上人归稽亭》 唐·刘禹锡

重叠稽亭路,山僧归独行。
远峰斜日影,本寺旧钟声。
徒侣问新事,烟云怆别情。
应夸乞食处,踏遍凤凰城。

边疆狩猎忧虑

655 《松江送处州奚使君》 唐·刘禹锡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
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
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656 《送唐舍人出镇闽中》 唐·刘禹锡

暂辞鸳鹭出蓬瀛,忽拥貔貅镇粤城。
闽岭夏云迎皂盖,建溪秋树映红旌。
山川远地由来好,富贵当年别有情。
了却人间婚嫁事,复归朝右作公卿。

657 《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镇南梁》 唐·刘禹锡

夏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
沾襟辞阙泪,回首别乡情。
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
前旌转谷去,后骑踏桥声。
久领鸳行重,无嫌虎绶轻。
终提一麾去,再入福苍生。

658 《吐蕃别馆送杨七录事先归》 唐·吕温

愁云重拂地,飞雪乱遥程。
莫虑前山暗,归人正眼明。

659 《送文畅上人东游》 唐·吕温

随缘聊振锡,高步出东城。
水止无恒地,云行不计程。
到时为彼岸,过处即前生。
今日临岐别,吾徒自有情。

660 《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东》 唐·吕温

慷慨视别剑,凄清泛离琴。
前程楚塞断,此恨洞庭深。
文字已久废,循良非所任。
期君碧云上,千里一扬音。

* 关于送云别的诗词 描写送云别的诗词 带有送云别的诗词 包含送云别的古诗词(14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