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还路的诗词(2799首)

841 《夕次淮口》 唐·马戴

天涯秋光尽,木末群鸟还。
夜久游子息,月明岐路闲。
风生淮水上,帆落楚云间。
此意竟谁见,行行非故关。

842 《长安书怀》 唐·马戴

岐路今如此,还堪恸哭频。
关中成久客,海上老诸亲。
谷口田应废,乡山草又春。
年年销壮志,空作献书人。

843 《送从叔重赴海南从事》 唐·马戴

又从连帅请,还作岭南行。
穷海何时到,孤帆累月程。
乱蝉吟暮色,哀狖落秋声。
晚路潮波起,寒葭雾雨生。
沙埋铜柱没,山簇瘴云平。
念此别离苦,其如宗从情。

844 《岐阳逢曲阳故人话旧》 唐·马戴

异地还相见,平生问可知。
壮年俱欲暮,往事尽堪悲。
道路频艰阻,亲朋久别离。
解兵逃白刃,谒帝值明时。

845 《徐波渡》 唐·孟迟

晓月千重树,春烟十里溪。
过来还过去,此路不知迷。

846 《中秋月直禁苑》 唐·郑畋

禁署方怀忝,纶闱已再加。
暂来西掖路,还整上清槎。
恍惚归丹地,深严宿绛霞。
幽襟聊自适,闲弄紫薇花。

847 《送禅僧》 唐·薛能

寒空孤鸟度,落日一僧归。
近寺路闻梵,出郊风满衣。
步摇瓶浪起,盂戛磬声微。
还坐栖禅所,荒山月照扉。

848 《过象耳山二首》 唐·薛能

一色青松几万栽,异香薰路带花开。
山门欲别心潜愿,更到蜀中还到来。
到处逢山便欲登,自疑身作住来僧。
徒行至此三千里,不是有缘应不能。

849 《柳枝四首》 唐·薛能

数首新诗带恨成,柳丝牵我我伤情。
柔娥幸有腰支稳,试踏吹声作唱声。
高出军营远映桥,贼兵曾斫火曾烧。
风流性在终难改,依旧春来万万条。

850 《晚春陪王员外东塘游宴》 唐·刘威

水绿山青春日长,政成因暇泛回塘。
初移柳岸笙歌合,欲过蘋洲罗绮香。
共济已惊依玉树,随流还许醉金觞。
一声画角严城暮,云雨分时满路光。

851 《过蛮溪渡》 唐·崔橹

绿杨如发雨如烟,立马危桥独唤船。
山口断云迷旧路,渡头芳草忆前年。
身随远道徒悲梗,诗卖明时不直钱。
归去楚台还有计,钓船春雨日高眠。

852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唐·李群玉

哑轧暮江上,橹声摇落心。
宛陵三千里,路指吴云深。
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
南浮龙川月,东下敬亭岑。

853 《寄李存穆》 唐·贾岛

闻道船中病,似忧亲弟兄。
信来从水路,身去到柴城。
久别长须鬓,相思书姓名。
忽然消息绝,频梦却还京。

854 《喜李馀自蜀至》 唐·贾岛

迢递岷峨外,西南驿路高。
几程寻嶮栈,独宿听寒涛。
白鸟飞还立,青猿断更号。
往来从此过,词体近风骚。

855 《途中有怀》 唐·温庭筠

驱车何日闲,扰扰路岐间。
岁暮自多感,客程殊未还。
亭皋汝阳道,风雪穆陵关。
腊后寒梅发,谁人在故山。

抒情

856 《宿一公精舍》 唐·温庭筠

夜阑黄叶寺,瓶锡两俱能。
松下石桥路,雨中山殿灯。
茶炉天姥客,棋席剡溪僧。
还笑长门赋,高秋卧茂陵。

857 《题李卫公诗二首》 唐·温庭筠

蒿棘深春卫国门,九年于此盗乾坤。
两行密疏倾天下,一夜阴谋达至尊。
肉视具僚忘匕箸,气吞同列削寒温。

858 《读史》 唐·刘驾

平地见天涯,登高天更远。
功名及所望,岐路又满眼。
万金买园林,千金修池馆。
他人厌游览,身独恋轩冕。
唯有汉二疏,应觉还家晚。

859 《赠先达》 唐·刘驾

终南苍翠好,未必如故山。
心期在荣名,三载居长安。
昔蒙大雅匠,勉我工五言。
业成时不重,辛苦只自怜。

860 《江村》 唐·刘驾

江水灌稻田,饥年稻亦熟。
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
相承几十代,居止连茅屋。
四邻不相离,安肯去骨肉。
书生说太苦,客路常在目。
纵使富贵还,交亲几坟绿。

* 关于还路的诗词 描写还路的诗词 带有还路的诗词 包含还路的古诗词(27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