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半数的诗词(274首)

241 《家有小园比他处果蓏倍登或问郑子何术致此告》 宋·郑刚中

吾闻县官渔海鱼不出,捐以予民鱼乃复。
天之生物岂无意,殆欲怜贫补不足。
吾家元无二顷田,卒岁何人分半菽。
小园自幸有馀地,背负经书力锄斸。

242 《自毗陵与兄弟避地南来约为连江之归中涂各以》 宋·李弥逊

胡尘暗中原,大驾巡江都。
春风遂南渡,百避咸奔趋。
衣冠困陵暴,川陆纷舟舆。
微生本萍奇,宁复安吾庐。

243 《和谢参政卜宅》 宋·曹勋

数篇隃寄梵王宫,玉立高寒并两峰。
亹亹诗章烦护惜,时时情话忆过从。
雪残苍岭野云暗,花着疏梅春意浓。
它日庵居定相奉,半山松竹更谁容。

244 《次韵陈春卿眇云轩》 宋·史浩

修竹丛中屋半楹,坐来天际数峰青。
定知俗物不挂眼,只许飞云过短棂。

245 《送樊眉州》 宋·李流谦

我先君子官于涪,一时贤僚今在不。
唯公直节贯华皓,千尺寿桧横霜秋。
丈人静听请具陈,平生契义嘣肉侔。
简池解组过乡县,剧饮不云公遮留。

246 《寄施进之》 宋·赵蕃

我游尖峰回,一步成数憩。
仰攀松夭矫,俯睨石贔屭。
路穷入平野,飞鸟迎决眦。
庐舍半茅瓦,阡陌相栉比。

247 《招明叔》 宋·赵蕃

平原拙生事,数月且食粥。
蠋也巧于贫,晚食以当肉。
士穷见节义,不以富贵卜。
用志苟如此,宁有忧不足。

248 《初见梅怀玉山友弟》 宋·赵蕃

江路野梅初折来,班班已有数花开。
细看浑觉风神在,且老空惊鬓发摧。
我所思兮千万里,知其趣尔五三杯。
半年未有音书至,未过衡阳雁已回。

249 《送唐德舆》 宋·赵蕃

国朝唐与苏,不数汉相如。
继彼二季后,当兹三世余。
青云曾给札,班鬓尚题舆。
古义惟知学,时人或谓疏。

250 《再次韵审知索彦博送行之交》 宋·赵蕃

江清可钓思持竹,地广可耕思种粟。
胡为作计久低回,而乃觅官亲贱辱。
南州徐孺晚与游,江东文度昔所熟。
堂堂荆州止获一人半,我邦有此二士差亦足。

251 《溪行寄灵舒》 宋·徐照

滩恶过金水,波声远亦闻。
诗同家信发,灯赂钓船分。
数夜仍无月,看山半是云。
又须登岸宿,囘望却思君。

252 《中秋》 宋·苏泂

亲朋关河阔,一岁几合并。
回思十载我,大半短长亭。
我发日已白,我心日以惊。
尚喜淡泊资,于世少经营。

253 《王千里得晋献之保母碑及砚索诗》 宋·苏泂

客从王家来,示我王家物。
云是彼樵者,垦山之所得。
升沉有时节,至宝不浪出。
祖先暨儿息,嗜好俱第一。

254 《霁后登水云阁凭栏偶成》 宋·李曾伯

雨过云烟幕,天成水墨屏。
江添半篙绿,山失数峰青。
某寺藏松坞,谁舟系柳汀。
杜鹃声正急,那对夕阳听。

255 《送俞尉》 宋·方岳

空山十日雨,茅屋无炊烟。
五饥尚可忍,夜读声琅然。
荒寒数家聚,生理尤堪怜。
频年岁不入,枯草生秋田。

256 《洞元观》 宋·方岳

空林绿气冷香彝,山带斜晖半入溪。
幽鸟似嫌人至数,瞥然飞过隔林啼。

257 《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 宋·陈著

白首犹堪数里行,相过一笑见山堂。
残僧门径静于夜,新夏林塘暖自凉。
且借吟床娱半日,何妨归笠戴斜阳。
我来岂敢辞筋力,先陇松楸倚寺旁。

258 《赠隐者》 宋·蒲寿宬

自是山林僻,何心与世疏。
土铛三合米,竹牖半床书。
月树迷归鹤,沙泉数过鱼。
无人觅巢许,不必更深居。

259 《丹阳感旧》 宋·项安世

东来复西去,却数十三年。
三过丹阳县,俱乘万里船。
半生行役里,两鬓客愁边。
属玉沧波上,清標倍炯然。

260 《送潭州陈运使二首》 宋·项安世

薄命真如此,兹行如识公。
从来半生愿,不畀数旬同。
官事埋头过,江舲转眼空。
可能倾盖地,直作急流中。

* 关于过半数的诗词 描写过半数的诗词 带有过半数的诗词 包含过半数的古诗词(2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