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足色的诗词(1332首)

881 《出都寄二苏》 宋·毛滂

近年好语开蹙额,廊庙主人还稷契。
诸葛亮公彙进民所怀,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随类举皆可观,

882 《谢人分寄密云大小团》 宋·毛滂

密云不雨西郊黑,小龙蜿蜒出朝夕。
中有濯枝三日霖,可洗流金千里赤。
大龙雨足意貌閒,万里泽流才一息。
无心自为百谷仰,变化风云聊戏剧。

883 《上曾枢密》 宋·毛滂

燕齐日暮客不旭,新丰主人岂相知。
不须买丝绣平原,不用黄金铸子期。
会当酸鹹有同好,主簿且须归祭灶。
请见临川太尉公,此语难为俗人道。

884 《十二月十二日雪晴成允蔡君扁舟携诗见临次韵》 宋·毛滂

蔡子下笔生涛澜,少时往往思涌泉。
便当自作五凤楼,画楹刻桷皆蛮牋。
昨日千秋桥畔雪,杨花蝴蝶相联翩。
径唤红粧弄春色,千壶快倒万锦缠。

885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 宋·苏辙

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过,不顾车击毂。
时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
同侪畏锋锐,兄弟更驰逐。

886 《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 宋·苏辙

摩诘本词客,亦自名画师。
平生出入辋川上,鸟飞鱼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
行吟坐咏皆自见,飘然不作世俗词。

887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 宋·苏辙

共居天地间,大类一间屋。
推排出高下,何异车转毂。
死生本昼夜,祸福固倚伏。
谁令尘垢昏,浪与纷华逐。

888 《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 宋·苏辙

怜君将帅虽有种,多君智慧初无师。
篇章俊发已可骇,丹青妙绝当谁知。
自言五色苦乱目,况乃旨酒长伤脾。
手狂但可时弄笔,口病未免多微词。

889 《书庐山刘顗宫苑屋壁三绝》 宋·苏辙

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浮声寝食间。
藤杖复随春色到,寒泉顿与客心闲。
岩头悬布煎茶足,峡口惊雷泛叶悭。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应逐好风还。

890 《陪子瞻游百步洪》 宋·苏辙

城东泗水平如席,城头远山衔落日。
轻舟鸣橹自生风,渺渺江湖动颜色。
中洲过尽石纵横,南去清波头尽白。
岸边怪石如牛马,衔尾舳舻谁敢下。

891 《筠州二咏 黄雀》 宋·苏辙

秋风下,黄雀飞。
禾田熟,黄雀肥。
群飞蔽空日色薄,逡巡百顷禾为稀,翾翻巧捷多且微。
精丸妙徼举辄违,乘时席势不可挥。

892 《送刘长清敏》 宋·苏辙

汝州太守卧病年,亹亹犹复能清言。
平生雄辩嗟不见,风流尚有曹州存。
历下东游少相识,欢喜闻君在西邑。
旧知兄弟无凡俦,相逢一笑开颜色。

893 《白须》 宋·苏辙

中岁谬学道,白须何由生。
故人指我笑,闻道未能行。
我笑谢故人,唯唯亦否否。
老聃古道师,白发生而有。

894 《和子瞻铁拄杖》 宋·苏辙

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壑竹破误汝行。
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
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
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嶮安能伤。

895 《筠州二咏其二黄雀》 宋·苏辙

秋风下,黄雀飞。
禾田熟,黄雀肥。
群飞蔽空日色薄,逡巡百顷禾为稀,翾翻巧捷多且微。

896 《将出洛城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引观杨惠之塑宝》 宋·苏辙

寺古依乔木,僧闲正莫年。
为生何寂寞,爱客尚留连。
虚牖罗修竹,空厨响细泉。
坐听谈旧事,遍识洛中贤。

897 《雪中呈范景仁侍郎》 宋·苏辙

羁游亦何乐,幸此贤主人。
东斋暖且深,高眠不知晨。
开门惊照曜,舞雪方缤纷。
繁云覆庭庑,落势一何匀。

898 《和子瞻铁柱杖》 宋·苏辙

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坚竹破误汝行。
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
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
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崄安能伤。

899 《再游庐山三首》 宋·苏辙

当年五月访庐山,山翠溪声寝食间。
藤杖复随春色到,寒泉顿与客心闲。
岩头悬布煎茶足,峡口惊雷泛叶悭。
待得前村新雨遍,扁舟应逐好风还。

900 《县中诸花多交代江君所栽牡丹已过芍药方盛偶》 宋·苏辙

偶来山邑便成家,惭愧潘生满县花。
想见清樽槛边饮,尚留佳句壁间夸。
根株未老年年好,艳色方穠日日加。
闻道北游无意味,春深河上足风沙。

* 关于足色的诗词 描写足色的诗词 带有足色的诗词 包含足色的古诗词(13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