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识怀的诗词(935首)

341 《病中寄白学士拾遗》 唐·张籍

秋亭病客眠,庭树满枝蝉。
凉风绕砌起,斜影入床前。
梨晚渐红坠,菊寒无黄鲜。
倦游寂寞日,感叹蹉跎年。

咏物抒怀言志

342 《和乐天赠吴丹》 唐·元稹

不识吴生面,久知吴生道。
迹虽染世名,心本奉天老。
雌一守命门,回九填血脑。
委气荣卫和,咽津颜色好。

343 《张旧蚊帱》 唐·元稹

逾年间生死,千里旷南北。
家居无见期,况乃异乡国。
破尽裁缝衣,忘收遗翰墨。
独有缬纱帱,凭人远携得。

344 《遣行十首》 唐·元稹

惨切风雨夕,沉吟离别情。
燕辞前日社,蝉是每年声。
暗泪深相感,危心亦自惊。
不如元不识,俱作路人行。

345 《遣行十首》 唐·元稹

惨切风雨夕,沉吟离别情。
燕辞前日社,蝉是每年声。
暗泪深相感,危心亦自惊。
不如元不识,俱作路人行。

346 《望云骓马歌》 唐·元稹

忆昔先皇幸蜀时,八马入谷七马疲。
肉绽筋挛四蹄脱,七马死尽无马骑。
天子蒙尘天雨泣,巉岩道路淋漓湿。

347 《古决绝词》 唐·元稹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
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

348 《和答诗十首·和思归乐》 唐·白居易

山中不栖鸟,夜半声嘤嘤。
似道思归乐,行人掩泣听。
皆疑此山路,迁客多南征。
忧愤气不散,结化为精灵。

349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唐·白居易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350 《酬卢秘书二十韵(时初奉诏除赞善大夫)》 唐·白居易

谬历文场选,惭非翰苑才。
云霄高暂致,毛羽弱先摧。
识分忘轩冕,知归返草莱。
杜陵书积蠹,丰狱剑生苔。

351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窦七校书》 唐·白居易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
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
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
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

352 《太常观阅骠国新乐》 唐·胡直钧

异音来骠国,初被奉常人。
才可宫商辨,殊惊节奏新。
转规回绣面,曲折度文身。
舒散随鸾吹,喧呼杂鸟春。
襟衽怀旧识,丝竹变恒陈。
何事留中夏,长令表化淳。

353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 唐·李渤

前年别时秋九月,白露吹霜金吹烈。
离鸿一别影初分,泪袖双挥心哽咽。
别来几度得音书,南岳知□□□□。

354 《过梅里七首家…今列题于后·忆东郭居(效丘迟)》 唐·李绅

昔余过稚齿,从师昧知奥。
徒怀利物心,不获藏身宝。
曳娄一缝掖,出处劳昏早。
醒醉迷啜哺,衣裳辨颠倒。

355 《新居秋夕寄李廓》 唐·姚合

羁滞多共趣,屡屡同室眠。
稍暇更访诣,宁唯候招延。
愧君备蔬药,识我性所便。
罢吏童仆去,洒扫或自专。

庐山瀑布

356 《陈情上郑主司》 唐·顾非熊

登第久无缘,归情思渺然。
艺惭公道日,身贱太平年。
未识笙歌乐,虚逢岁月迁。
羁怀吟独苦,愁眼愧花妍。

357 《江楼晚望》 唐·杜牧

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初语燕雏知社日,习飞鹰隼识秋风。
波摇珠树千寻拔,山凿金陵万仞空。
不欲登楼更怀古,斜阳江上正飞鸿。

358 《奉命和后池十韵》 唐·许浑

叠石通溪水,量波失旧规。
芳洲还屈曲,朱阁更逶迤。
浴鸟翻荷叶,惊蝉出柳丝。
翠烟秋桧耸,红露晓莲披。

359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唐·李商隐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
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
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

360 《省试日上崔侍郎四首》 唐·刘得仁

衣上年年泪血痕,只将怀抱诉乾坤。
如今主圣臣贤日,岂致人间一物冤。
如病如痴二十秋,求名难得又难休。
回看骨肉须堪耻,一著麻衣便白头。

* 关于识怀的诗词 描写识怀的诗词 带有识怀的诗词 包含识怀的古诗词(9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