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菊色的诗词(657首)

641 《普庵家宝》 宋·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642 《瞩物》 宋·舒岳祥

灼灼日及华,朝荣夕已坠。
牵牛泫碧露,见晛歘憔悴。
拒霜舒晓红,惟愁夕阴至。
蜻蛚庇其根,亦复多愁思。
容色岂不佳,浮脆何足贵。
念此令人嗟,百年何流驶。
所以靖节翁,把菊有深意。

643 《梅花喜神谱·就实六枝》 宋·宋伯仁

醉帽不轻飞,秋菊有佳色。
自惭群座中,主人犹未识。

644 《缘识》 宋·宋太宗

重阳佳节菊花贵,婀娜如金叶青翠。
傍篱傍落一婆娑,发在秋天为祥瑞。
引步登高甚奇见,想此仪形植霄汉。
恣情采折手中叉,满袖冠簪香不散。

645 《和刁推官蓼花二首》 宋·苏颂

莲疏菊未破,野艳独敷荣。
濯水红缨细,铺园步障平。
露寒偏发色,风劲不摧茎。
采掇聊供饵,丹房助气清。

646 《傅惟肖赞府假西游集作长篇送还奇甚次其韵》 宋·孙应时

醉乡不游游睡乡,眼花对案如迷藏。
梦踏秋草悲蛩螀,风松露菊三径荒。
忽然欠伸日在廊,悟此身世何荒唐。
故书弃掷尘满箱,鲁堂不复闻丝簧。

647 《山庵即事》 宋·孙应时

田田荷叶作老色,楚楚菊丛生细香。
落日空山归鸟尽,夫筇独自到池塘。

648 《枯柏》 宋·王洋

斋前两柏树,其大皆十围。
我初营屋时,正与两柏期。
其一傍北亭,其一近南篱。
相去十步间,当夏无炎曦。

649 《三用韵十首》 宋·杨公远

陡觉秋萧索,林端叶渐稀。
菊残堪作枕,荷老不成衣。
著句愁诗俗,持螯喜蟹肥。
晚来风色紧,吹起荻花飞。

650 《借张山长韵呈方虚谷三首》 宋·杨公远

楼台寂寂白云堆,三径萦迂锁翠苔。
怪得菊松多喜色,只缘琴鹤已归来。
人瞻北斗光尤仙,门对南山掩复开。
野客再持漫刺谒,不应袖手又空回。

651 《次宋省斋木犀二首》 宋·杨公远

西风生桂子,香色总关情。
篱菊宜交友,山礬可弟兄。
惯承秋露重,独占楚天清。
对此须吟句,呼童索管城。

652 《借汪路教韵题赵东麓判丞临清堂》 宋·杨公远

结屋俯清溪,萧然迥出奇。
书藏千万卷,梅浸两三枝。
入竹风声细,移花日影迟。
乐山仍乐水,何虑复何思。

653 《诗家》 宋·杨公远

松下云根迂菊径,梅边竹外著茆茨。
天教管领閒风月,得句无非妙色丝。

654 《题建德驿用经略张舍人壁间韵》 宋·喻良能

残暑涂山去,凉风至德来。
吟馀秋色老,客里菊花开。
传舍全依石,中庭半是苔。
张公有佳句,三复兴悠哉。

655 《二月上浣会制司幕属和孟诚之制参韵》 宋·袁说友

三刀入梦乡,远作益州镇。
空怀十驾念,那复一篑进。
心劳政自拙,愧彼东郊尹。
得人盛乌幕,澹台不由径。

656 《代贺皇太子生日》 宋·曾丰

运转黄河旧,波澄少海清。
菊篱浮喜色,兰殿沸欢声。
岐嶷亲王羡,聪明左右惊。
英姿涵玉裕,册礼建蛮精。

657 《吉之南门外见木芙蓉烂开》 宋·曾丰

小春催出倾城色,笑倚墙头若招客。
芬芳犹帯秋风残,婀娜岂宜江路侧。
诗眼惊红狂欲呼,熟看似细又似粗。
花神留为菊后乘,天意遣作梅先驱。

* 关于菊色的诗词 描写菊色的诗词 带有菊色的诗词 包含菊色的古诗词(6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