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若问的诗词(1562首)

781 《送艾太仆六十韵(太仆以乙科为郎,论江陵起》 明·汤显祖

世阀高临汝,衣冠起岳州。
精灵华盖晓,气脉洞庭秋。
江汉称才子,潇湘托好逑。
儒林苍玉满,郎署白云悠。

782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783 《二鬼》 明·刘基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784 《从军诗》 魏晋·王粲

从军有苦乐。
但问所从谁。
所从神且武。
焉得久劳师。

785 《十月旦读子美北风吹瘴疠羸老思散策之句初寮》 宋·朱翌

戏语陇头子,与若本等夷。
朱紫强包裹,本非我所宜。
失脚落番山,杳杳随风吹。
将买二顷田,树以枳棘篱。

786 《即事》 宋·张耒

雨枿生朝菌,秋墙长若邪。
槐榆蔽穷巷,藜藋接邻家。
但愿好事酒,无劳长者车。
御冬须旨蓄,吾亦问生涯。

787 《春游》 宋·王令

春风谁相呼,鸟语到庭户。
罢书起何游,系马城西树。
宁须客众随,聊与春相遇。
高林美风竹,疏影有清覆。

788 《木兰辞》 南北朝·南北无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战争初中赞美

789 《予奉诏总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实与纂修寻以病归》 明·宋濂

忆昔试艺时,年丁二十九。
不谙精与粗,运笔若挥帚。
欲尽王霸言,自寅直窥酉。
于时有操君,许子乃其友。

790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清·梁启超

亚洲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尽瘁国事不得志,断发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读书尚友既一载,耳目神气颇发皇。
少年悬弧四方志,未敢久恋蓬莱乡。

791 《驾出北郭门行》 魏晋·阮瑀

驾出北郭门。
马樊不肯驰。
下车步踟蹰。
仰折枯杨枝。

792 《忆山送人》 宋·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793 《自尤》 宋·苏洵

五月之旦兹何辰,有女强死无由伸。
嗟予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死生寿夭固无定,我岂以此辄怨人。
当时此事最惊众,行道闻者皆醉辛。

794 《偶成》 宋·杨时

天远何须问,劳生听若何。
犂锄三亩足,栖息一枝多。
白雪宁堪冒,清时只浪过。
好寻明月影,醉舞自婆娑。

795 《和陈莹中了斋自警六绝》 宋·杨时

造次欲安嗟孰是,参前无物若为书。
萧条此意人谁问,兴废由来命也与。

796 《鹧鸪天 题顾氏景筠堂 明词综卷一》 元·高明

绿玉参差傍短楹。
高堂清梦已冥冥。
满枝只带湘灵点,一曲空听秦凤鸣。
天莫问,物多情。
此君潇洒若平生。
风声月色来亭榭,老泪年来湿几

797 《孔雀东南飞》 两汉·汉无名氏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

798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1]
山是眉峰聚。
[2]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3]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送别山水宋词三百首小学初中婉约

799 《送竹屿韩议事游边》 宋·陈郁

风雪垂垂岁欲除,若为驱马问长管。
才兼文武如君少,量纳江湖近日无。
吟旅笔灵花璀璨,带行刀古血模糊。
经从渭水须留款,恐有率心老钓徒。

800 《无题》 宋·洪迈

前年溪上秋风时,主人酒熟烹黄鸡。
归来醉倒睡便著,父老唤起牛羊蹊。
此生一醉宁易得,未辨身为贵人空。
征西将军尔何人,那用尊前惊堕帻。

* 关于若问的诗词 描写若问的诗词 带有若问的诗词 包含若问的古诗词(156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