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不著的诗词(1094首)

861 《光风霁月亭》 宋·吕人龙

江边回首见峥嵘,砥柱颓波气象狞。
三面好山俱觌面,一泓寒绿不闻声。
月从康节诗边吐,风向包羲易里生。
如此生涯天未老,更须著脚外间行。

862 《从赵季仁游洞作》 宋·罗大经

瑰奇恣搜贝千趾,老仙遗祠邈谁始。
后继述之□□李,异枝同根隆复祉。
巨画更鑱埒前美,紫气临关西未止。
张留著书繄尹喜,末孙铭焉适当尔,附名崖端永不毁。

863 《留春亭》 宋·释德葵

闻说芳亭著意浓,留连美景一壶中。
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
笋迸玉簪穿落日,柳拖金线击东风。
时人尽道春归去,疑是桃源路忽通。

864 《颂古三十二首》 宋·释明辩

金刚南际老番王,反著襕衫入大唐。
牛首旃檀都卖了,唯垂鼻孔不囊藏。

865 《宣和二年复僧作偈》 宋·释心道

不挂田衣著羽衣,老君形相颇相宜。
一年半内闲思想,大底兴衰各有时。

866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宋·释祖钦

市行高下不须疑,问著平人自得知。
红豆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867 《吴刺史庙》 宋·王应麟

城西有祠临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问之耆老此为谁,唐大历中吴刺史。
刺史为民开陂湖,故迹犹传堰九里。
年很小鼓报丰穰,决渠为雨润泽美。

868 《华胜寺题壁》 宋·翁蒙之

高阁登临佛国春,逍遥聊复话前因。
老来白来渐欲近,兴到青山相与新。
扰扰簿书抛旧梦,迢迢钟磬著闲身。
笑他车马临官道,不及朝耕暮读人。

869 《秀川馆联句》 宋·许子绍

江声床摇寒,山购窗拗绿。
归舟著沙边,客梦绕乡曲。
簪盍豁秋悲,筵开从夜卜。
黄花散疎篱,苍竹围破屋。

870 《游澹岩偶得二绝》 宋·袁镇

石门定与玉京连,曾著方壶不老仙。
犹有当年丹灶在,空岩寂寂锁寒烟。

871 《录苔梅》 宋·张沄

老身全身著艾蒳,不耐久蛰潜拿空。
爪头拨动阳春信,香在霜痕雪点中。

872 《题岳武穆王坟二首》 元·潘纯

海门寒日澹无晖,偃月堂深昼漏稀。
万灶貔貅江上老,两宫环珮梦中归。
内园羯鼓催花发,小殿珠帘看雪飞。
不道帐前胡旋舞,有人行酒著青衣。

873 《秋千辞》 明·陈伯康

梨花庭院香飘满,架架秋千笑声软。
红妆共斗青春妍,长绳欲系白日短。
掌中飞燕旋风斜,楼外绿珠坠落花。
素娥弄蟾奔窃药,秦女乘鸾初去家。

874 《听雨遣怀二首》 明·居节

琴樽几杖静柴门,抱瓮忘机老灌园。
不遇曾闻七十说,出关空著五千言。
高云暮色霜前雁,独树孤烟原上村。
零落楚兰愁未采,一江风雨泣秋魂。
¤

875 《高陵篇(并序)》 明·卢熊

高陵者,吴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盘门外三里。
其妻吴夫人,子长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与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访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过此,闻父老言地属沙湖金氏墓,上

876 《怀古堂夏日漫兴八首(录四)》 明·钱谦贞

松孤梅冷竹空虚,此地惟堪著老臞。
守类宋株从笑拙,幽同齐谷合名愚。
乌瞻好屋犹将母,燕贺新堂亦引雏。
富贵不来行乐耳,莫嫌三复咏山枢。
¤

877 《感怀诗(四十首·有序)》 明·桑悦

老聃良不死,昨日始著书。
居今苟阅世,临渊语非虚。
吾师有屈伸,任道为卷舒。
薄阴蔽明月,千古清光垂。
¤

878 《见怀》 明·王子充

芙蓉峰下是乡邦,未许归帆溯浙江。
天下文章宁有几,斗南人物恐无双。
心期久与三乘契,笔力真能九鼎扛。
投老著书浑不倦,颇闻中夜坐灯窗。

879 《冬日过朝天宫》 明·袁炜

萧瑟严宫万木稀,下方炉定冻烟微。
风将云磬随行佩,松漏冰花著羽衣。
北市无喧知地迥,西山渐染觉春归。
老年数欲寻玄理,不但朝仪叩此扉。

880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 唐·岑参

夫子不自炫,世人知者稀。
来倾阮氏酒,去著老莱衣。
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
楚王犹自惑,宋玉且将归。

* 关于老不著的诗词 描写老不著的诗词 带有老不著的诗词 包含老不著的古诗词(10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