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碧云天的诗词(2547首)

681 《题月心诗卷并记遇仙事云》 宋·陆文圭

东轩记待月,从笔说性命。
岂惟不知月,实亦不知性。
文虽欧苏工,理至闰洛定。
人心如明月,尘垢失清净。

682 《秋光》 宋·释文珦

昔人苦悲秋,我独爱秋色。
无云天万里,远峤出寒碧。
枫林叶如丹,溪水清见石。
饱雨豆荚肥,经霜栗包拆。

683 《前之十首次诗》 宋·释行海

十五游方今五十,久将孤锡挂山林。
平生不作可怜色,是事但求无愧心。
陌上春回青草暖,天涯人去碧云深。
满园风滚梅花雪,更有幽禽弄好音。

684 《天禧寺竹》 宋·苏颂

万个碧琅玕,两傍荫潭沼。
丛深蔽岩麓,干直露云表。
刹影下交加,山房上环绕。
昔尝止鸣凤,今肯栖凡鸟。

685 《又题祤禅客龟峰图》 宋·王洋

不用丹青染素翰,疏烟分染碧云端。
一千里地镜中镇,三十六峰天半寒。
巢露叶中呈物象,滤罗带畔叠木峦。
人间此是清凉药,时向尘中为展看。

686 《长至忆天衣旧游寄王状元》 宋·喻良能

去年连辔到朝阳,红日初添一线长。
八俊偶同人已羡,四难俱得计真良。
浇肠竹叶惊深碧,插鬓梅花咤浅黄。
回首只今深似梦,云山烟水正相望。

687 《鸥》 宋·朱继芳

采鱼秋江上,鸥鸟来相随。
荡桨忽惊起,云天碧四垂。

688 《二月上浣同云娃踏青归雨宴达曙用佳字》 明·程嘉燧

客来兰气满幽斋,少住春游兴亦佳。
霞引秾桃褰步障,天粘碧草度弓鞋。
烟花径袅婵娟入,山水亭孤竹肉谐。
醉爱雨声笼笑语,不知何事怨空阶。

689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690 《游泰山六首》 唐·李白

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

泰山组诗

691 《七言》 唐·吕岩

金丹一粒定长生,须得真铅炼甲庚。
火取南方赤凤髓,水求北海黑龟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药遣三元八卦行。

692 《雪梅香·景萧索》 宋·柳永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693 《登泰山记》 清·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初中文言文写山写景

694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考试援引

695 《三都赋》 魏晋·左思

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辞赋精选地名言志讽刺

696 《破阵乐·露花倒影》 宋·柳永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

游春写花写景

697 《乐语》 宋·王义山

◎寿崇节致语隆兴府
万年介寿,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宠周臣之宴。
颂声交作,协气横流。
与天同心,为民立命。

698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古诗三百首思乡

699 《长安古意》 唐·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咏史怀古

700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唐诗三百首写人爱情讽喻叙事长诗

* 关于碧云天的诗词 描写碧云天的诗词 带有碧云天的诗词 包含碧云天的古诗词(25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