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皆知性的诗词(230首)

21 《答窦知言》 唐·姚合

冬日易惨恶,暴风拔山根。
尘沙落黄河,浊波如地翻。
飞鸟皆束翼,居人不开门。
独我赴省期,冒此驰毂辕。

22 《避暑庄严禅院》 唐·李洞

定里无烦热,吟中达性情。
入林逢客话,上塔接僧行。
八水皆知味,诸翁尽得名。
常论冰井近,莫便厌浮生。

边塞生活

23 《望月婆罗门引 送徐容齐》 元·张伯淳

容斋平日,一身用舍系安危。
儿童走卒皆知。
谁料鲈鱼江山,忽忆故山薇。
任西风别酒,月正圆时。

24 《姚性存将归鹤沙以诗见别次韵》 明·袁凯

十年避地谁知我,此日看君自可人。
空谷正思驹皎皎,清溪还度石磷磷。
韩公住处皆荒服,区册归时及早春。
闻道沙边风俗好,老夫东望欲为邻。

25 《五月四日贺杨秘书知吉州五十韵》 宋·项安世

自识杨夫子,于今十二年。
甲辰来右淛,丁未向西川。
逆旅初闻誉,抠衣亟致虔。
未能情款款,已觉志拳拳。

26 《送冯圆仲入蜀》 宋·章甫

我本山中人,早信云无心。
卷舒随清风,或作三日霖。
十年江湖游,复识水之性。
东西因地形,圆折初无定。

27 《缘识》 宋·宋太宗

谁测玄机圣,天功地久长。
群生皆是性,道德有圆方。
妍丑随情意,於戏细酌量。
达人知澹薄,默默见非常。

28 《逍遥咏》 宋·宋太宗

谁测玄机圣,天功地久长。
群生皆是性,道德有圆方。
妍丑随情意,於戏细酌量。
达人知淡泊,默默见非常。

29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30 《柳毅传》 唐·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爱情神话故事

31 《治安策》 两汉·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古文观止策略公文

32 《前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励志劝勉

33 《九辩》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辞悲秋长诗

34 《归去来兮辞·并序》 魏晋·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高中文言文古文观止抒情向往归隐田园

35 《芙蓉女儿诔》 清·曹雪芹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长诗

36 《西铭》 宋·北宋·张载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哲理

37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38 《红楼梦曲》 清·曹雪芹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39 《霍光传(节选)》 两汉·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

传记

40 《训俭示康》 宋·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家训道理

* 关于皆知性的诗词 描写皆知性的诗词 带有皆知性的诗词 包含皆知性的古诗词(23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