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去路的诗词(1231首)

601 《金石台遥碧堂》 宋·黎道华

三真驾鹤朝上清,金童前导双霓旌。
去如抟风不复返,至今雾雨愁青冥。
空山楼观才烟霭,山根水作青罗带。
道人绿发映方瞳,呼吸岚光餐沆瀣。

602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宋·李嘉谋

道人爱山出天姿,自谓计黠人嫌痴。
独游名山看不足,每得胜处行为迟。
谁人能知物外赏,世上自有灵中奇。
一行作吏困汩没,便与好境相参差。

603 《和史经》 宋·孙邦

渊明遇佳趣,欲辩每忘言。
道安对胜士,高论矜弥天。
斯人已往不可得,悠悠俗驾徒争先。
梦尸梦秽了不悟,甯论掷足与裸颠。

604 《中秋联句》 宋·吴浚

棘闱受得树凉多,耿耿孤灯奈夜何。
后夜中秋可无月,雨工先为洗银何。
中秋此去日无多,笑问青天雨若何。
旧日仙槎应好在,西风吹送上天河。

605 《有客一首寄温陵史君赵侍郎涯》 宋·五迈

有客室自泉,为我出嘉话。
泉得赵史君,谁人不称快。
天生冰玉姿,系出龟琴派。
标峻埒昭回,气清融沆瀣。

606 《呈痴绝庵主颂》 宋·徐敏子

痴绝有庵不肯住,弄老挑云径山去。
地水火风分裂时,亲书赠予黄葛布。
蜕封读罢咽无语,会得龙须能辟暑。
岂知玉骨本清凉,书则珍藏布不取。

607 《玉溪谣》 宋·赵汝回

雍滩束不水箭急,逆水滩滩壁立。
折篙断缆船不前,乘船人惧悄人泣。
柳风摇春花雨晴,飞帆忽过如飞星。
仙人坐机锦鲸与,邀我为赋银河清。

608 《题画》 明·李延兴

山翠浮空初过雨,山麓晴云散芳渚。
雾合长林生晓寒,人家更在林深处。
涧泉六月翻松根,石洞千年隐仙侣。
有谁共弈橘中来,无人问路桃源去。

609 《玉女潭题赠吏史部恭甫》 明·陆师道

玉阳古洞天,名是神仙宅。
因君地始显,令人思俱逸。
玉冈绕鸾鹄,云庄艺芝术。
修廊俯大观,列卦开玄室。

610 《泾川道中》 明·舒頔

青山雨后白云生,云气参差草树清。
明月出山云弄影,清风吹水树含声。
人家屋角惊厖吠,官路桥头去马鸣。
天下之间吾亦客,还将老眼望升平。

611 《林泉怡性歌为东晖上人作》 明·香严和尚

伽黎分付参玄人,水边林下颐天真。
须就松间结茅屋,竟无闲事劳精神。
碧草苍苔净如洗,却教何处飞红尘。
占得白云万余亩,山猿野鸟来相亲。

612 《闲咏》 明·周廷用

寂寂抱空虚,暇日阻游豫。
散帙散余清,泛瑟销遗虑。
纤荣吐芳辰,弱华裛清曙。
丹葩曜春曦,白杨号日暮。

613 《次前韵送刘景文》 宋·苏轼

白云在天不可呼,明月岂肯留庭隅。
怪君西行八百里,清坐十日一事无。
路人不识呼尚书,但见凛凛雄千夫。
(君一马两仆率然相访,逆旅多呼尚书,意谓君都头也。

614 《次韵答王巩(一题:次韵答参寥)》 宋·苏轼

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
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
朅来従我游,坦率见真情。
顾我无足恋,恋此山水清。

615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二——御沟》 宋·王安石

渺渺金河涨欲平,数支分绿报清明。
常萦辇路漂花去,更引流杯送酒行。
静见金舆穿树影,清含玉漏过墙声。
衰颜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

616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二──御沟》 宋·王安石

渺渺金河涨欲平,数支分绿报清明。
常萦辇路漂花去,更引流杯送酒行。
静见金舆穿树影,清含玉漏过墙声。
衰颜一照自多感,回首江南春水生。

617 《城南联句》 唐·韩愈

竹影金琐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
琉璃剪木叶,--韩愈
翡翠开园英。

618 《题桥南堂图》 宋·陆游

平生不识桥南路,闻道清流带烟树。
今朝开卷一欣然,恍若身亲到其处。
徐郎独立嶷如山,招不能来麾不去。
旧居万瓦碧浮烟,结茅却就桥南住。
雪尽春生水似蓝,想君清啸钓鱼庵。
道上红尘高十丈,断无一点到桥南。

619 《梅花》 元·王冕

疏枝错落花灿烂,正似推篷溪上看。
冻痕不剥五更霜,藓色犹存百年干。
孤山处士诗梦寒,罗浮仙人酒兴阑。
天荒地老行路难,谁传春色来人间。

620 《晋祠》 宋·欧阳修

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
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
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并儿自古事豪侠,战争五代几百年。

* 关于清去路的诗词 描写清去路的诗词 带有清去路的诗词 包含清去路的古诗词(123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