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声的诗词(1024首)

561 《七言再咏》 宋·石元规

醉倒尚夸云液美,吟看尤觉羽毛轻。
松轩怅望情何限,竹槛留连兴愈清。
水草远含青翠色,野花仍吐细微英。
风来昼榻消残暑,雨过秋蝉送晚声。

562 《偈颂四十一首》 宋·释慧晖

花落秦川流水香,雨清荷玉妙珠藏。
只么堂堂消息子,见来一点不相当。
静夜钟声楼上冷,残春岑色付红阳。
好是满堂孤峻处,不知人世见金章。

563 《偈颂十八首》 宋·释师体

道妙休云所得迟,不离闻见分明极。
槛外一声婆饼焦,黄头碧眼断消息。
断消息,最条直,是虎何须更插翼。
苍龙平地起伏澜,万仞峰头轰霹雳。

564 《偈二十二首》 宋·释洵

掩室摩竭,正令已行。
杜口毗耶,全机脱略。
更来开口,犹欠三拳。
拟欲吞声,不消一钁。

565 《山居诗》 宋·释延寿

古树交盘簇径深,闃无人到为难寻。
只和算计千般事,谁解消停一点心。
冰锁瀑声中夜断,云吞岳影半天沈。
寒灯欲绝禅初起,透牖疏风触短襟。

566 《寄礼法师》 宋·释择璘

寺枕沧溟上,门长掩寂寥。
定回花漏断,讲彻兽烟消。
入槛泉声细,当轩岳色遥。
何时会重席,南望路迢迢。

567 《偈颂二十四首》 宋·释智遇

去时晓露消袢暑,归日秋声满夕阳。
恩渥重重何以报,望无云处祸天长。

568 《诫酒肉慈慧法门》 宋·释遵式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569 《放生慈济法门》 宋·释遵式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570 《大悲观音栴檀像》 宋·释遵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571 《李璮归国》 宋·宋理宗

九扶汉鼎赖元动,泰道宏开万象新。
声塈南郊方慕义,恩渐东海悉来臣。
凯书已奏三边捷,庙算全消万里尘。
坐致太平今日事,中兴宝运喜环循。

572 《游南山》 宋·汪任

浈阳富佳致,无以过南山。
山高雄地理,万丈亲云端。
攀援临绝顶,气象非尘寰。
神存古庙貌,台敞旧轩栏。

573 《答盈盈》 未知·王山

东风艳艳桃李忪,花围春入屠酥浓。
龙脑透缕鲛绡红,鸳鸯十二罗芙蓉。
盈盈初见十六,眉试青膏鬓垂绿。
道字不正娇满怀,学得襄阳大堤曲。

574 《泊瓜洲渡》 宋·吴浩

淮烟漠漠夕阳收,楚树昏昏翳客舟。
风度钟声来北固,帆将灯影过扬州。
云消碧海天无际,波撼金山地欲浮。
独恨壮游非昔日,满江风露夜如秋。

575 《寿主簿》 宋·吴申甫

武夷之山奇而青,九曲之水秀且清。
山奇水秀佳气萃,孕毓多少名公卿。
世运推来五百岁,岳渎又应一贤生。
相国萧何储大昂,谪仙李白扶长庚。

576 《坚冰》 宋·徐集孙

滕六巧呈瑞,平白一尺高。
霜风凛烈生,挟夜声如号,冰澌条玉箸,瓦缝镜银膏。
茆檐顿暴富,掩映何奢豪。

577 《望金山用唐人韵》 宋·薛靖

一柱支空立,涛声春寺闻。
消来巴地雪,飞到润州云。
寂寞江山色,纵横盗贼群。
不堪形胜裹,北望涕纷纭。

578 《仙霞岭》 宋·余复

二十年前过此间,旅囊羞涩笔头悭。
时来山色与人好,我亦诗肠似海宽。
旧事消除身后梦,新声惭愧路旁官。
乘车衣锦浑闲事,留此功名竹帛看。

579 《赠云上人》 宋·员兴宗

君不见昔日中岩印无发,声名宇县何煌煌。
层冰莹骨语秀静,松风入齿诗清狂。
有时健笔赋岩石,天地万象随低昂。
儒流稽首颂舌相,徃徃谓带花木香。

580 《病起幽园检校》 宋·曾由基

病起无情绪,池边日几回。
虫声低覆草,螺壳细生苔。
暑退芦将变,秋残蓼续开。
久消环绕迹,全若水尝来。

* 关于消声的诗词 描写消声的诗词 带有消声的诗词 包含消声的古诗词(10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