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山色的诗词(2208首)

721 《金山寺》 宋·林景熙

吴楚风烟画裹看,中流树色拥禅关。
一星化石江成陆,双塔摩空寺裹山。
衲寄云林清海怪,泉移蛟窟照僧间。
千年天堑今如掌,寂寞寒潮自往还。

722 《临江鲍守示诗二篇因寄之》 宋·孔武仲

官居无时节,簿领去复回。
胁息文网中,壮心安在哉。
积雪满西峰,中天白皑皑。
帘幄书生寒,复见诗筒来。

723 《别山阴诸友》 宋·黄庚

好风残腊尽,春意动园林。
柳色独青眼,梅花同素心。
江湖方转徙,岁月自侵寻。
忍别山阴去,徘徊忆旧吟。

724 《蔡元度话其子能言前世事江晦叔有诗次韵》 宋·李复

往来积习几生身,石上精魂世共闻。
北涧水通南涧水,南山云绕北山云。
光含众色珠常静,影入千溪月不分。
试向道人谈实相,神奇座臭但纷纷。

725 《江行至内牛庙山特奇秀晚舟檥庙下留诗于壁》 宋·李复

层峰浮支空,亭亭出众峤。
芬敷如青莲,飞光乱寒照。
霜风杂丹碧,瀑布垂窈窕。
秀色纷异状,争奇动奔峭。

726 《山居即事》 宋·释绍嵩

拂石玩林壑,凛然天欲秋。
竹风连野色,舍影漾江流。
碧嶂云初合,遥峰雨半收。
山居自清绝,不梦世间游。

727 《送赵清臣善湘明府民谣六韵》 宋·孙应时

秘图山上古姚州,山色江光簇画楼。
更鼓分明庭少事,桁杨间冷狱无囚。
民言总信清如水,天赐常教大有秋。
人物襟怀何洒落,词章翰墨更风流。
朝廷久合登刘向,父老知难挽邓侯。
翠窦新泉探静乐,公名长与此泉流。

728 《二月三日至芗山寺刘薰卿在焉》 宋·曾丰

置身松下莫忘尘,况在松之上置身。
荒垒中盘平卧斗,澄江外抱曲拖绅。
春熙天色如初醉,烟肃山容若半颦。
晋郡犹余晋时事,幽人疑是避秦人。

729 《岳州观竞渡》 唐·张说

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
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
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
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730 《峡中作》 唐·卢象

高唐几百里,树色接阳台。
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
云从三峡起,天向数峰开。
灵境信难见,轻舟那可回。

731 《更被奏留淮南,送从弟罢使江东》 唐·刘长卿

又作淮南客,还悲木叶声。
寒潮落瓜步,秋色上芜城。
王事何时尽,沧洲羡尔行。
青山将绿水,惆怅不胜情。

732 《送乔判官赴福州》 唐·刘长卿

扬帆向何处,插羽逐征东。
夷落人烟迥,王程鸟路通。
江流回涧底,山色聚闽中。
君去凋残后,应怜百越空。

733 《湘中纪行十首·秋云岭》 唐·刘长卿

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
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
云起遥蔽亏,江回频向背。
不知今远近,到处犹相对。

734 《长沙早春雪后临湘水,呈同游诸子》 唐·刘长卿

汀洲暖渐渌,烟景淡相和。
举目方如此,归心岂奈何。
日华浮野雪,春色染湘波。
北渚生芳草,东风变旧柯。
江山古思远,猿鸟暮情多。
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

735 《送陶十赴杭州摄掾》 唐·刘长卿

莫叹江城一掾卑,沧洲未是阻心期。
浙中山色千万状,门外潮声朝暮时。

736 《送陶十赴杭州摄掾》 唐·刘长卿

莫叹江城一掾卑,沧洲未是阻心期。
浙中山色千万状,门外潮声朝暮时。

737 《送张翚下第归江东》 唐·萧颖士

俱飞仍失路,彩服迩清波。
地积东南美,朝遗甲乙科。
客愁千里别,春色五湖多。
明日旧山去,其如相望何。

七夕节爱情离愁

738 《送崔遏》 唐·孟浩然

片玉来夸楚,治中作主人。
江山增润色,词赋动阳春。
别馆当虚敞,离情任吐伸。
因声两京旧,谁念卧漳滨。

写画想象

739 《送崔遏》 唐·孟浩然

片玉来夸楚,治中作主人。
江山增润色,词赋动阳春。
别馆当虚敞,离情任吐伸。
因声两京旧,谁念卧漳滨。

740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唐·李白

桂水分五岭,衡山朝九疑。
乡关渺安西,流浪将何之。
素色愁明湖,秋渚晦寒姿。
畴昔紫芳意,已过黄发期。

叙事抒怀讽刺

* 关于江山色的诗词 描写江山色的诗词 带有江山色的诗词 包含江山色的古诗词(2208首)